ID: 23670378

第二单元 给蜗牛建个“家” 课件(共20张PPT+视频+教案)-2025-2026学年一年级·下册《科学》(2024年)教科版

日期:2025-09-2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755999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二,教案,教科,2024年,科学,下册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小学科学 年级 一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给蜗牛建个“家”》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一)单元整体分析 本课内容属于《常见的动物》单元。 1.与2022版科学课程标准相关内容分析 相关核心概念:“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生物体的稳态与调节”、“地球系统”、“人类活动与环境”。 相关学习内容和内容要求: 5.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举例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生物; 5.2地球上存在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不同类型的生物———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征,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如都会运动); 6.2人和动物通过获取其他生物的养分来维持生存———举例说出动物可以通过眼、耳、鼻等器官感知环境; 10.3 岩石和土壤———知道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 11.3人类活动对动物环境的影响———举例说出人类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关,知道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相关学业要求: 1-2年级:认识周边常见的动物,并简单描述其外部主要特征;能结合动物和植物的外部特征,比较动物和植物的异同;能概括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身边常见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通过观察,对常见的动物的外在特征产生探究兴趣;认识到动物的生存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对动物生长的自然现象感到好奇;认识到土壤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场所;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土壤中的动物表现出探究兴趣,乐于表达和分享;认识地球是人类与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2.与2017版教材相关内容的对比 (二)本节教材分析 《给蜗牛建个“家”》是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常见的动物》第三课。教材以问题“如果要给蜗牛建个家,应该怎么做?”进行聚焦,学生通过说一说蜗牛的家应该是怎样的,初步了解蜗牛的生活环境,并通过设计蜗牛的家和选择合适的材料建个家,最后把蜗牛放入新家,鼓励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观察来印证蜗牛的生存需求。最后提示在饲养和观察一段时间后,要将蜗牛送回它原来的家,引导学生要尊重生命,爱护小动物。 (三)学习对象分析 在前面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在探究动物的食物需求、运动方式、应激反应及生存环境等特征方面已有一定认识,比如蜗牛需要吃东西等,但是还不一定能把动物的生命特征与生存环境联系起来,通过给动物建个“家”的拟人化情境,引导学生从有食物、有活动空间、温暖舒适等自身的感受维度,延伸到对蜗牛及其他动物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环境、相关各种生命活动的观察、思考、交流等。一年级的学生相对更擅长口头表达,因此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动物的“家”的更多认识。 (四)本课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课前布置了学生去大自然中找一找蜗牛,课上首先通过图片和回忆观察经验,引发学生关注、交流蜗牛的生活环境特点。然后组织学生展示自己课前为蜗牛搭建的家,说一说搭建的理由,如“家”中的物品分别为蜗牛的生存提供了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去思考,初步感知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继而通过观看蜗牛纪录片,了解蜗牛在野外的生存环境及相关的各种生命活动。再通过观看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扬州茱萸湾动物园卡皮巴拉出逃),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初步认识到动物真正的家是在大自然中。最后通过观看大自然中野生动物的“家”(如观看老虎的领地意识和杭州清凉峰的小梅花鹿事件),让学生意识到很多动物在大自然中并没有固定的家,而是它们都需要一定范围的生存空间。 最后通过组织学生说一说对动物的“家”的认识,再次引导其认识到大自然是动物真正的家,我们给动物建的家可能会在它们有需要的时候为其带来短暂的帮助,但它们真正的家其实是在大自然中。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本课教学目标参照、融合课标中的科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