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 11~19的顺序和比大小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对11~19各数的认识,体会19以内各数的意义。 2.认识19以内数的有序性,探索并掌握19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增强数据意识。 3.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9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数线上找出两个数之间的数以及判断数线上的哪个数更接近某个数。 【教学准备】 计数器。 【教学方法】 教法:情境演示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一、复习导入 复习19以内数的组成。 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 15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个十和( )个一合起来是19。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11~19这些数的相同点。 师:它们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它们都是十几,都是两位数。 2.出示教材“填一填,读一读”。 师:请同学们按照顺序填出数线中缺少的数。 师:每个人自由地读数线上的数。先从0读到10,稍停,继续读到19,再从19倒着读到10。 思考以下问题: (1)在从0读到10与从10继续读到19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或发现? 不仅从数的书写形式上有规律(后者比前者在十位上多个1),而且从听觉上也有一种周而复始的重复感。 (2)从10读到19与从19读到10,两者有什么区别? 读数的顺序不同。从10读到19是顺着读,越读越大;从19读到10是倒着读,越读越小。 师:你们发现了吗?数线上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后边的数比前边的数大。从前到后,数越来越大;从后到前,数越来越小。因此,我们根据数线上数的排列规律可以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比如11在10的后面,11比10大。15在16的前面,15比16小。 3.在数线上找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12到16之间有几个数吗?分别是多少? 生:3个,分别是13,14,15。 师:14和19哪个数更接近16呢?为什么? (生讨论后,师指名回答) 生:14。因为14和16之间有2格,16和19之间有3格,2<3,所以14更接近16。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汇报。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掌握了数的排列规律,根据数在数线上的排列规律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能够在数线上找出两个数之间的数以及判断数线上的哪个数更接近某个数。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 五、作业布置 1.教材相应课时“想想做做”第6题。 2.相应课时的练习。 11~19的顺序和比大小 10~19都是两位数,由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的。 从前到后,数越来越大; 从后到前,数越来越小。 小学一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图象、操作等形象的感知才能在大脑中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概念。本课借助数线,先在数线中填写缺少的数,再观察数线上数的排列规律,得出结论数线上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初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学会利用数线比较数的大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