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1839

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9加几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74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数学,人教,一年级,上册,加几,教学设计
  • cover
《9加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动手操作,会用“凑十法”等多种方法计算9加几,体会算法多样化。 2.在探索9加几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凑十法”在计算过程中的方便与快捷,能正确计算9加几。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 2.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课件出示汪汪队立大功的图片) 师:汪汪队的成员们听说我们班的小朋友对数学特别感兴趣,他们想考验一下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信心接受挑战? 一、口算抢答 女生红队,男生蓝队。抢答口算。 总结:10加几就等于十几。 过渡语:红队抢答快一些,奖励一颗星星,回顾了和10有关的加法,让我们一起跟随汪汪队的脚步,看看之后会遇到什么新的挑战。 二、计算9加几 出示情境图 第二轮挑战:一共有几瓶酸奶? (课件出示情境图) 提问: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箱子里面有9瓶酸奶,箱子外面有4瓶酸奶。(图画板贴) 提问: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预设:一共有多少瓶酸奶? 提问:谁能把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预设:箱子里面有9瓶酸奶,箱子外面有4瓶酸奶,一共有多少瓶酸奶?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瓶,就是要把两部分合起来,你会列算式吗? 预设:9+4=13。(学生直接说出答案,板书) 师:大家都说9+4=13,13是怎么来的呢?接下来我们就要把这个道理讲讲清楚。 探究计算方法(关键问题:为什么从4里面拿出的是1?) 1.摆一摆,说一说 先数出9根黄色小棒摆在左边,再数出4根红色小棒摆在右边。 【巡视、学生展示:一个一个作品说,再对比】 ①作品1:把黄色和红色小棒摆成一排,从1开始数,数到13。(点数法) 师:请这一幅作品的小作者来和我们分享一下他的想法。 预设:我是一个一个数的。 ②作品2:数出9根,再接着数4根。(接数法) 预设:我是先数出9根,再往后数4根。 ③作品3:把6根黄色小棒和4根红色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3根。(另一种凑十的方法) 师:老师手中还有一幅作品,谁能看懂他的想法? (一个学生说完) ④作品4:把1根红色小棒和9根黄色小棒凑成10根,再加上3根。(凑十法) 师:老师手中还有一幅作品,谁能看懂他的想法?/我请小作者上来分享一下他的想法。 ·请学生说 ·同桌互相说 2.总结凑十法 师:刚刚我们通过摆小棒,我轻轻地一移,就凑成了10,再加上3根,原来13是这么来的。我们一起把这个好方法在黑板上记录下来。 板书:把4分成1和3,1和9凑成10,10加3等于13。(画枝形图) 全班一起说。 总结:像这样的方法我们把它叫作凑十法。(板贴:凑十法) 3.用凑十法解决问题 第三轮挑战:莱德队长接到紧急任务,需要知道一些物品的数量来准备救援物资,想请小朋友们来算一算。 ①解决数手电筒的问题。左边有9个手电筒,右边有2个手电筒。 师:你能用上凑十法,来算一算手电筒的数量吗?我用这样的小圆片代替手电筒,你可以移一移。 ②解决数纸巾的问题。左边有9包纸巾,右边有8包纸巾。 请学生上台移一移。 过渡语:运用凑十法,我们把9加8变成了好算的10加7,看来凑十法真是帮助我们计算的好帮手。 三、巩固练习 师:看来这些题对你们来说都没有难度。接下来请你完成学习单上的两道题,在纸上移不了,我们就通过圈一圈的方式去凑十。 学习单上两道题,请学生说。 四、回顾反思 1.回顾 过渡语:今天我们跟着汪汪队,一起经历了一次有趣的数学之旅,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在解决一共有几瓶饮料的问题时,我们找到了一种好方法,就是凑十法。我们用凑十法解决了9加4,9加8,9加2。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预设:都是9加一个数。 过渡语: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贴:9加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