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习作:推荐一本书 授课者: 课型:新授 课时:第1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1.借助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尽量使学生学习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及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懂得怎样选择材料,怎样准确地选择词语。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通顺的句子,并能注意前后联系。 2.读写结合。“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在学生对阅读课文熟读精思、深入理解、掌握写作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从而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 3.树立典型。学生作文评讲都应该有重点,或是观察方法,或是写作技能,或是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如兴趣、态度、情感)等。如何突破重点,让学生每次均有所得,“树立典型”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树立典型”,即利用相互竞争的动机,这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初步的阅读积累和写作能力,但在推荐书籍时易陷入“内容复述多,价值提炼少”的误区,推荐理由常停留在“有趣”“好看”等表层描述,缺乏对书籍思想内涵、语言特色或社会意义的深度挖掘;部分学生存在推荐形式单一(如仅口头说明)、缺乏说服力的问题,对“如何结合书内细节增强推荐效果”方法模糊。教学中需通过范例对比(如“情节曲折”与“情节中体现的勇气”),引导学生从内容、情感、思想三层次结构化表达,渗透以书载道、以荐育德的理念。 三、核心素养目标: ①文化自信:感受阅读的快乐,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以阅读更多好书。 ②语言运用:突出重点,能结合书中的情节、人物、对话等,把重要的理由写具体。 ③思维能力:修改习作,并能把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会通过习作与人交流,激发大家阅读的兴趣。 ④审美创造:能够基于自己的阅读经验,向同学推荐一本书;能根据书籍类型,从不同方面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注意分段表述。 思政元素:通过推荐书籍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传播优秀文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分享意识,树立“以好书滋养心灵、以阅读启迪智慧”的价值观,增强对真善美的辨识力与传承力。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把要推荐的这本书的书名、作者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让学生感悟读书有益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填写预习表,带上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 六、学习活动设计: 教学环节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导入:同学们,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请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吧。 (板书:推荐一本书) 2.阅读习作要素,了解习作内容。 出示单元页,了解习作要素。 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 教师点拨:围绕书籍的基本信息、推荐的理由,将自己喜爱的一本好书推荐给同学。分段表述推荐这本书的理由,把重要的理由写清楚。 1.生畅所欲言。 预设1:我喜欢读沈石溪的动物小说系列,《狼王梦》《斑羚飞渡》我都喜欢看。 预设2:我喜欢读《三国演义》,里面有许多的英雄豪杰都是我敬佩的。 预设3:我知道冰心奶奶的读书名言:“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师:这次习作就是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入“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的欲望。 教学环节二:指导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二次备课 1.教师引导:这次习作都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呢?用笔画一画,看一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板书:书名、作者、推荐理由) (板书:分段写、写具体) 2.指导审题,明确习作重点。 学生阅读,做到心中有数。 1.学生自读,勾画,全班交流。 预设1:向同学推荐一本好书。 预设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