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4164

26版高中同步单元达标检测卷 鲁教版地理选修1 期中达标检测(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281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达标,检测,26版,解析,答案,期中
  • cover
(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名 班级 考号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 封 ○ 装 ○ 订 ○ 线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高中同步单元达标检测卷 期中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小明和地理老师到“赤道之国”厄瓜多尔研学旅行,在首都基多(78°27'W,0°0')用手机拍摄了“赤道纪念碑”的照片(下图)。地面上有一条赤道标志线从“赤道纪念碑”正中穿过,在该碑的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四面墙壁上分别有E、S、W、N四个字母。照片中的亮色墙面(E面)表示有太阳照射,暗色墙面(S面)表示无太阳照射。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该照片拍摄时小明所处的半球及手机镜头的朝向分别为  (  ) A.北半球,西北      B.南半球,东南      C.北半球,东北      D.南半球,西北 2.小明把拍摄的照片第一时间通过微信朋友圈分享给远在北京的父母,判断小明父母同步看到照片的时间最可能为北京时间(  ) A.1月1日23时      B.7月1日20时      C.4月2日6时      D.10月1日23时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较薄。水平夹层是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形成的。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下左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下右图),礁体Ⅰ———由老到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 A.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      B.地壳间歇性下降       C.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      D.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4.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 A.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        B.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C.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        D.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5.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 A.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       B.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 C.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       D.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下图表示秦岭—大巴山地区三条纬度相当、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的山脉南坡某一自然带的分布海拔与带幅宽度。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6.该自然带最可能是(  ) A.常绿阔叶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针阔混交林带      D.针叶林带 7.该自然带带幅下限分布的海拔不同,原因是(  ) A.热量条件不同      B.水分状况不同 C.基面高度不同      D.局地环流不同    南亚地区的气候状况整体由冬、夏季大气环流形势决定。下图示意南亚地区夏季风进退时间。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8.图示区域夏季风控制时间最长的地方位于(  ) A.西南部       B.东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 9.图中甲地的天然植被为草原,形成原因包括(  ) ①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西南季风难以到达,季风气候不显著 ③地形平坦,水汽抬升少       ④受东西两侧山地阻挡,降水偏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斯利那加每年3月份降水量最大。该月影响斯利那加的大气环流为(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盛行西风   太平洋流入北冰洋的海水量及物质能量受季节性风向影响最为明显。下图示意太平洋表层海水经白令海峡流入北冰洋。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太平洋表层海水年内流入楚科奇海域最多的季节为(  ) A.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