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4285

【大单元·任务式】1.3.1 比热容(第1课时) 大单元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视频2--物理教科版新教材9年级

日期:2025-10-12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535683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课件,教材,版新,教科,物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 第1章 内能 课题 1.3.1 比热容(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 3 节 比热容》第一课时内容。先以夏日沙滩与海水温度差异的生活情境引入,引发学生对不同物质吸热性能的好奇。接着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同种物质吸收热量与质量、温度变化的关系。再借助实验探究,比较水和油在吸收相同热量时温度变化情况,得出物体吸热与物质种类有关。进而引出比热容概念,介绍其定义、单位,强调它是物质特性,还列举了比热容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知识与生活联系,为后续热量计算及更深入理解热现象奠基。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物理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对身边热现象有感知,像对烧水时不同情况热量需求有直观感受,这有助于理解物体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关系。但他们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比热容概念较抽象,涉及质量、热量、温度变化多个物理量关系,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运用、从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要求较高,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上可能存在困难。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三)能量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3.3内能 3.3.1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3.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例1能运用比热容说明为什么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海边的大。 3.3.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例2了解热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 依据课程标准,本节课要求学生了解比热容概念,认识其是物质特性,能解释生活中与比热容有关现象。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提升科学探究素养。强调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理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体会物理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1.理解比热容概念及其特性,解释生活热现象。 2.明确吸放热与物质、质量、温度的关联,构建能量认知体系。 科学思维: 1.实验中归纳结论,培养逻辑与归纳能力。 2.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提升推理与设计能力。 3.类比建模,增强抽象与迁移能力。 科学探究: 1.经历探究过程,提升各环节探究能力。 2.规范用仪器、控变量、理数据,养严谨态度与协作精神。 科学态度与责任: 1.培养科学精神,激发探究兴趣。 2.结合知识应用,增强社会责任。 重点: 1.理解比热容概念,明确其物理意义、定义式及单位。 2.掌握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性能的实验方法与过程,理解物体吸热与质量、温度变化、物质种类的关系。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3.能运用比热容知识解释生活中如海水与沙滩温度差异等相关现象。 难点: 1.对比热容概念的深度理解,尤其是理解比热容是物质固有特性,与质量、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变化等因素无关。 实验探究中控制变量法的准确运用,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和结论归纳。 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考查比热容概念理解,如定义、单位、特性;看运用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如海水沙滩温差。小组合作评价观察小组讨论参与、倾听情况;评估合作任务分工协作及成果、成员贡献。项目评价考量项目计划制定、资源安排;观察操作规范、应变沟通;评价报告分析深度、结论合理性。实验评价评价仪器使用规范、操作流程和态度;考查现象记录及分析推理能力。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