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4297

【大单元·任务式】2.1.1 热机(第一课时)大单元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视频素材--物理教科版新教材九年级

日期:2025-11-23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2次 大小:54068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教材,版新,教科,物理,素材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大单元整体教学】物理学教科版(2024)9年级上册 第2章 改变世界的热机 课题 2.1.1 热机(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物理教科版(2024)九年级上册《第1节 热机》第一课时内容,先以生活中车流、货轮、飞机等实例引入热机,点明热机对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小热机实验,直观展示热机中能量从燃料化学能到内能再到机械能的转化过程,揭示热机工作的基本原理。随后介绍蒸汽机这一最早应用于工业生产的热机,包括其历史发展以及工作原理,让学生对热机有更深入地认识,为后续学习其他热机类型及相关知识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如对能量转化有初步了解,但对于热机这种较为复杂的能量转化装置,理解其工作原理仍有难度。他们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生动的实验现象兴趣浓厚,但在分析和归纳实验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对热机相关的交通工具等有一定感性认识,这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但将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准确联系起来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 3.学习目标确定与教学重难点 课标摘要: (三)能量 3.3内能 3.3.1了解内能和热量。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 3.3.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能运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例1能运用比热容说明为什么沙漠中的昼夜温差比海边的大。 3.3.3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重要意义。 例2了解热机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内能的利用方式,知道热机是利用内能做功的装置,理解热机中能量转化的过程。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达成这些要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以及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社会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习目标: 物理观念 1.理解热机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明晰燃料化学能到机械能的转化路径。 2.认识蒸汽机,了解其工作原理,构建热机工作的物理过程。 科学思维 1.通过 “小小热机” 实验推理能量转化,培养逻辑推理。 2.分析蒸汽机原理图,提炼物理规律,提升模型分析与抽象思维 。 科学探究 1.观察 “小小热机” 实验现象并分析原理,锻炼观察、归纳。 2.围绕蒸汽机原理交流讨论,提升合作与表达能力 。 科学态度与责任 1.了解热机对社会的推动,树立科技价值观。 2.追溯蒸汽机发展,体会传承创新,培养探索创新态度。 重点: 1.理解热机中能量转化的过程,即燃料的化学能如何转化为内能,内能又如何转化为机械能。 2.了解蒸汽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蒸汽进入汽缸、推动活塞运动以及带动轮子转动的过程。 难点: 1.深入理解热机中能量转化的微观机制,尤其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2.准确分析蒸汽机工作过程中各部件的作用以及能量的具体流向。 4.教学评价 评价维度具体内容学科知识评价概念理解:通过提问、板演考查热机能量转化、蒸汽机原理表述 知识应用:作业中用原理解释生活热机现象小组合作评价小组讨论:观察发言频次、倾听尊重表现 合作任务:评估分工合理性、成果逻辑性及参与均衡度项目评价项目规划:考量模型设计材料、步骤合理性 项目实施:观察操作规范与团队协作 项目成果:评价报告现象描述与结论关联实验评价实验操作:评价酒精灯使用规范与观察专注度 实验分析:考查现象记录与原理归纳推理能力 5.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学习评价 任务一:激趣导入 展示车流、货轮、飞机、火箭等动态场景的图片。 提出问题:“它们是如何做到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的呢?” 引导学生思考动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