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5165

2.2.1 无脊椎动物(第一课时) 教案(表格式)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4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4077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2.1,无脊椎动物,第一,课时,教案,格式
  • cover
第二章 动物的类群 第一节 无脊椎动物(第一课时) 1.生命观念:通过对三类动物的学习,理解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在观察、分析、比较三类动物的过程中,培养归纳总结、逻辑推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其生存环境的适应性。 3.探究实践:通过观察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提升观察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态度责任:激发学生对无脊椎动物的探索兴趣,增强对生物学科的热爱;培养学生爱护动物、尊重生命的意识,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责任感。 1.教学重点:三类动物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动物形态结构与生活方式的适应性。 2.教学难点:比较三类动物的异同点,总结其进化趋势;理解动物结构变化与进化和环境适应的关系。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都去过海边吧!当我们在海边漫步时,常常能看到一些奇妙的生物。比如,在浅海的礁石上,附着着色彩斑斓的海葵,它们就像一朵朵盛开在礁石的花朵,触手随着水流轻轻摆动,看似柔弱,实则暗藏“玄机”,能捕食靠近的小型生物;还有一种奇特的生物,它们身体扁平,像一片叶子,在水中缓缓游动,这就是涡虫,别看它其貌不扬,却有着独特的生存本领。另外,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肚子痛,还会在大便里发现细细长长的虫子?没错,这可能就是蛔虫在捣乱! 这些有趣又神秘的生物,都属于无脊椎动物。接下来,我们就通过两个探究点,深入了解一下刺胞动物、扁形动物和线虫动物这三类无脊椎动物。 学生认真听老师讲解,联系自身的经历,观看图片,进入学习状态。 新知探究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鱿鱼、鲍鱼和章鱼的图片及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图中这三种动物的俗名中都有“鱼”,为什么说它们不是鱼呢?   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本P73内容,进行总结:   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脊椎动物。   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的动物,统称为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教师引导学生预习课本P74~76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有哪些?   总结: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刺胞动物、扁形动物、节肢动物、环节动物、线虫动物、软体动物和棘皮动物等。 探究一:色彩斑斓的海葵是哪种动物?有哪些特征?   观察与记录:展示海葵的图片   师生共同探讨,得出海葵属于刺胞动物。再结合课本的水螅探究其特征,展示水螅的活体标本或高清图片,给每个小组发放观察记录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水螅的形态,记录其身体形状、颜色、触手数量等特征。观察结束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观察结果。 学生预习课本,作答。 [思考与讨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 (续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知探究   思考与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水螅的身体对称形式是怎样的?这种对称形式对它的生活有什么好处?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讨论结束后,邀请小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辐射对称的特点及在刺胞动物生活中的优势。   结构与功能:利用多媒体展示水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动画演示,详细讲解水螅的体壁、消化腔、刺细胞等结构及其功能。播放刺细胞发射刺丝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刺细胞的攻击和防御机制。提问学生:如果水螅没有刺细胞,它的生存会受到哪些影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刺细胞对水螅生存的重要性。   特征总结:展示海葵、珊瑚虫等其他刺胞动物的图片,让学生对比它们与水螅的共同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