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675660
【核心素养】第3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 民》公开课 教学课件+教案+视频素材
日期:2025-10-03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2482815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视频
,
教案
,
教学课件
,
开课
,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 民
,
核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3讲《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 民》公开课 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程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的重要论述,借助鲜活案例,直观呈现人民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党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教材内容紧密结合时事政治与学生生活实际,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深刻理解人民的主体地位,进而增强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为小学生,此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旺盛。但受年龄和认知水平局限,学生对抽象的政治理念理解存在难度,需要教师运用形象具体的案例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逐步引导学生理解与感悟知识。 三、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通过学习,让学生深度认同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强对国家和党的信任与拥护,坚定 “听党话、跟党走” 的信念。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关心他人、关爱集体、乐于助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法治观念: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国家政策制定以保障人民权益为出发点,树立 “法治为维护人民利益服务” 的观念,提升法治意识。 健全人格:引导学生在认识人民力量的过程中,培养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勇于担当的健全人格,提高心理调适能力。 责任意识:让学生明确自身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的身份,认识到肩负着为人民服务、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增强责任担当意识。 四、教学重点 理解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国家发展的坚实根基” 这一核心观点。 领会 “以人民为中心” 的内涵,掌握从身边小事践行该理念的具体方法。 五、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打破抽象概念的壁垒,将 “以人民为中心” 的理念与日常生活实际相联系,并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国家发展成就视频(如高铁、5G、脱贫攻坚)、“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相关图文资料、梁家河建设场景图片(沼气池、淤地坝、铁业社)、小学生公益活动图片(义卖、敬老院慰问、科技馆志愿讲解)、课堂练习题题库。 七、教学过程(时间分配)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活动:播放展示中国近年在经济(如高铁网络)、科技(如 5G 应用)、民生(如脱贫攻坚成果)领域成就的短视频。视频结束后提问:“同学们,国家取得了这么多了不起的成就,大家知道是谁在背后推动这些成就实现吗?” 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视频,积极思考问题,主动举手回答,可能给出 “很多人一起努力”“科学家”“工人” 等答案。 设计意图:用精彩视频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国家发展动力的思考,自然引出 “人民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这一课堂主题。 (二)讲授新课(30 分钟) 1. 人民是共和国的坚实根基(10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意大利国事访问时,回答众议长提问所说 “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的图文资料,讲解背景后提问:“从习近平爷爷的这句话里,大家感受到了什么?” 接着结合案例阐述人民的重要性,如农民保障粮食供应、科技工作者推动技术创新等,再引导学生思考 “身边有哪些人为社会做贡献”。 学生活动:仔细聆听讲解、观察资料,积极回答问题,分享对这句话的感受(如 “习近平爷爷很关心人民”“他对人民很负责”),并举例身边的贡献者(如 “老师教书”“警察维护治安”)。 设计意图:以总书记的话语为切入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党对人民的重视;结合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人民是国家根基”,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普通人的价值,增强对人民力量的认知。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20 分钟) 教师活动:讲述习近平爷爷在梁家河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带领村民建沼气池、修淤地坝、办铁业社的故事,展示相关场景图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分层练习6.从小爱科学(2025-09-28)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分层练习5.走进科学家(2025-09-28)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统编版-五四制)(期中专项训练系列)专题07综合题(2025-09-28)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分层练习4.科技力量大(2025-09-28)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爱科学 学科学》综合素养评价(含答题卡+答案)(2025-09-2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