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75928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共44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日期:2025-10-07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4次 大小:76804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人教,学年
  • cover
(课件网)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问题探讨 达尔文曾发现一种兰花长着细长的花距,其底部储存着花蜜。达尔文推测,这种花的形成绝不是而偶然的,肯定存在这样的昆虫,它们生有同样细长的吸管似的口器,可以从花距中吸到花蜜。大约50年之后,研究人员果然发现了这样的蛾类昆虫。 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 问题探讨 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 讨论 1.达尔文作出上述推测的理由是什么? 理由是兰花的生殖离不开传粉昆虫。如果没有与这种兰花结构相适应的传粉昆虫(靠细长的口器获取花距底部的花蜜),这种兰花就难以完成传粉受精,这个物种也就不存在了。 问题探讨 某种兰花和专门给它传粉的蛾 讨论 2.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是 否说明达尔文的推测是错误的? 如果后来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达尔文的推测就仅仅是一种猜测,不能被证实。 当然,未发现这样的蛾类昆虫,不等于这样的昆虫一定不存在,因此并不能说明达尔文的推测一定是错误的。 一、协同进化 在自然界中,一种植物专门由一种昆虫传粉的情形很常见。 昆虫传粉的专门化有什么意义? 特定昆虫给特定的植物传粉,这样可以提高传粉的效率,并且昆虫也得到较多的食物或保护。 一、协同进化 1.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彗星兰的花距越长,才会迫使长喙天蛾沾到更多的花粉,长喙天蛾的喙越长,就越容易吸到花蜜,获得更充足的营养,也就越容易留下更多得后代。如此这般,两者长期相互塑造,相互选择,使彗星兰的花距与长喙天蛾的喙都变得越来越长。 彗星兰 长喙天蛾 彗星兰与长喙天蛾 一、协同进化 1.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被捕食者种群发展的作用。 年老、病弱捕食者因为奔跑速度慢,得不到食物而被淘汰,对捕食者种群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军备竞赛” 没有我,你也跑不了这么快! 没有我,你跑不了这么快! 1 2 一、协同进化 1.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 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 “收割理论” 1 提出者: 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 2 内 容: 3 意义: 阐明了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一、协同进化 2.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不仅不同种生物之间在进化上密切相关,生物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也是相互影响的。 环境变化 生物进化 无氧环境 厌氧生物 光合生物 好氧生物 陆生生物 光合作用 有氧环境 臭氧层出现 一、协同进化 3. 内容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 不同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协同进化 彼此关联的物种,在进化历程中既相互适应,又相互塑造的现象。 在进化过程中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的现象。 一、协同进化 4. 结果 经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协同进化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 内容 生物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遗传多样性也称基因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2. 生物多样性间的关系 遗传多样性 变异的不定向性 导致 根本原因 物种多样性 组成 生态系统多样性 表型多样性 直接原因 无机环境多样性 组成 直接选择 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3. 生物多样性的进化历程 思考·讨论 46亿年前 地球形成 30多亿年前 生命的起源 5.4亿年前 前寒武纪 寒武纪 古生代 2.45亿年前 中生代 6600万年前 新生代 生物进化的历程示意图 仔细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