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2012·青岛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1~4题。 ①俄罗斯政府将妇女每生育1个婴儿得到的补贴提高到1万卢布,对18个月以下的婴儿每月的补贴也由500卢布增加到800~1000卢布。 ②宋代法定婚龄要求“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 ③日本国会在1948年通过了《优生保护法》,以应对战后婴儿激增及公共保健政策所致死亡率下降而带来的人口快速增长的冲击。 ④到20世纪70年代,由(印度)中央统一严密管理计划生育工作,这种没有缓冲带的高压政策不仅与_____等碰撞,而且引起了政治骚乱,计划生育工作成效甚微且被迫中断。 1.从各国政府关于婚育的政策看,政策制定时妇女生育率最低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从各国的婚育政策看,政策制定时的亲子年龄差距最小的是( ) A.① B.② C.④ D.③ 3.从各国的婚育政策看,政策制定时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在资料④中,横线上不应填的是( ) A.文化 B.习俗 C.宗教 D.婚姻法 【解析】 第1题,从各国的婚育政策看,俄罗斯政府鼓励生育是因为出生率低,即妇女生育率低;宋代鼓励早婚,加上没有相应的节育政策,导致妇女生育率高;(日本)“人口快速增长”说明当时妇女的生育率较高;印度的计划生育政策是限制生育,说明妇女的生育率较高。第2题,宋代的法定婚龄很小,将导致亲子年龄差距小。第3题,俄罗斯政府鼓励生育是因为出生率长期偏低导致老龄化严重。第4题,计划生育工作是在《婚姻法》指导下开展的。 【答案】 1.A 2.B 3.A 4.D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结合所学知识完成5~7题。 5.按照明太祖的法令,明朝将出现( ) A.较高的出生率 B.较高的死亡率 C.生育时间缩短 D.亲子年龄差距增加 6.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 A.顺应民意 B.增加劳动力 C.鼓励垦荒 D.奴化民众 7.目前,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类似法令的是(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非洲 【解析】 该法令的实施将会导致初婚年龄提前,妇女生育时间延长、亲子年龄差距缩短和生育率提高,其目的就是增加社会劳动力。目前,非洲因部族众多,各部族为争取更大的实力纷纷采取鼓励生育的政策。 【答案】 5.A 6.B 7.D 8.“四海为家”对人口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人口迁移 B.调整了人口分布 C.提高了人口素质 D.增加了人口出生率 【解析】———四海为家”的新文化观念,不仅促进了人口迁移,调整了人口分布,而且因为通婚圈的扩大,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答案】 D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9.45∶100,据此回答9~10题。 9.造成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原因是( ) A.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 B.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 C.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 D.环境污染愈演愈烈 10.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A.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 B.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 C.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 D.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 【解析】 第9题,我国目前虽然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但在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的地区仍然存在,从而出现人为控制选择生育的现象,导致性别比严重失调。第10题,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只有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树立新的生育观念才能完成。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日之功,而新风尚的树立则可通过宣传教育,近期就可达到。 【答案】 9.C 10.D “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人口机构1983年公布的部分国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