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682885
第4课《海燕》教学设计(表格式)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日期:2025-10-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7次
大小:2259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九年级
,
语文
,
统编
,
学年
,
2024-2025
,
格式
海燕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表 学科 授课年级 学校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 海燕 计划学时 教学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反复朗读和精读课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运用象征手法,体会海燕等形象的象征意义,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散文诗的结构和对比烘托手法,学生能够理清文章脉络,发展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感受海燕的形象和作者的抒情语言,学生能够体验散文诗的美感,培养审美鉴赏能力,并尝试在写作中运用类似的抒情手法。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了解《海燕》的创作背景和象征意义,学生能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革命精神和时代背景,增强对革命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海燕形象的象征意义,体会其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先驱的英勇无畏精神,并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思考如何在面对困境时保持乐观与坚韧。 (2)掌握散文诗的艺术特色,包括象征手法的运用、对比与烘托的表现手法,以及语言的抒情性与节奏感,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1)对课文象征意义的深入理解和象征手法的准确运用。 (2)把握散文诗的结构特点,以及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海燕》背景音乐,辅助导入环节,营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情境。 (2)《海燕》原文: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随课堂进度阅读和分析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象征意义卡片:制作代表海燕、海鸥、海鸭、企鹅等角色的卡片,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角色在文中的象征意义及其背后的情感态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插入《海燕》背景音乐) 伴随着激昂的背景音乐,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风雨交加、雷鸣电闪的场景。漆黑的夜晚,大雨如注,这样的天气让人感到恐惧与不安。然而,海燕却勇敢地面对这一切。它不仅不惧怕暴风雨,反而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感受他笔下的生命最强音。(板书课题和作者) 二、作家作品及背景资料简介 (1)作家作品 教师简要介绍高尔基的生平和主要作品:“高尔基是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被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他的代表作有《母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海燕》是他创作的一篇散文诗,也是其早期作品之一。” (2)背景资料 接着,教师解释《海燕》的写作背景:“《海燕》写于 1901 年,正值俄国 1905 年大革命前夕的黑暗时期。当时沙皇统治日益严酷,工人运动不断高涨,动摇了沙皇统治的根基。高尔基参加了当时的革命活动,并结合当时斗争形势,写下了这篇带有象征意义的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其中的第十三章后来被单独发表,即《海燕》。”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1. 朗读课文 (1) 请一名学生朗读全文,其他学生注意正音。 (教师点评并指出需要注意的地方,给予朗读指导。如有需要,可以示范某些段落的朗读。例如,教师可以示范第一段的朗读,强调 “苍茫”、“狂风”、“乌云” 等词语的情感色彩。) (2) 教师范读或播放朗读录音。 (3) 学生自读一遍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2. 整体感知 (1)了解散文诗的特色 教师讲解散文诗的特点:“顾名思义,散文诗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也就是说,就其形式而言,它首先是诗,其次在抒情手法上接近散文。它不分行,但仍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和抒情的宽泛性。一般的诗以形象思维为主,而散文诗除运用形象思维外,逻辑思维也是其表现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 教师小结:“这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下节课我们将按照三个画面进一步探究。” (2)思考讨论:本文以大海为背景,请大家注意暴风雨到来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部编语文2025-2026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模拟试卷(原卷版+解析版)(2025-10-06)
2024-2025学年北京房山八年级下册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0-05)
七上语文第10课《往事依依》作业设计(含答案)(2025-10-06)
八年级上册(2024)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 我们的互联网时代 课件(共20张PPT)+教案(2025-10-06)
2025年福建省中考语文模拟试卷课件(8份打包)(2025-10-05)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