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322

1.3 区域发展差异 教案(表格式) (2)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2次 大小:167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区域,发展,差异,教案,格式
  • cover
1.3区域发展差异 教案 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 课标要求: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教材编写思路 教材以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南方与北方地区为对象,探讨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区域差异和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东、中、西部地区侧重分析产业 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差异;南方与北方地区重点对比分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差异。 以两个不同区域(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南方与北方地区)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区域间的自然条件差异可从地理位置的比较开始,探寻形成气候差异的原因,再比较地貌、地质、水文等的差异,探寻产生土壤、植被等差异的原因。两个区域人类动的差异,可从农业生产类型(种植业、畜牧业等、和生产方式(包括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复种制度等),以及住房样式等方面进行比较。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道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态。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4.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5.理解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通过比较我国的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提高地理读图、识图能力。1.通过收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资料,提高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学会学习、合作与交流。2.通过讨论交流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及发展前景,提高思辨能力。 1通过学习我国东、中、西部差异,进一步明确了解我国的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2.关心南、北方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3.通过讨论西部大开发,激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开发西部的热情 第一层次教学第一层次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导入 (投影图片)课本14页图1—13《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比较》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东、中、西部差异巨大。这种差异是怎样形成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基础层次问题 (投影)基础层次问题阅读课本13—20页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三个经济地带各自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 我们山西位于哪个地带?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工业化与城市化、对外开放的程度有何差异,其原因是什么?3.读课本18、19阅读材料,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分布和历程。 1、利用书本已知知识自主解答投影出的问题。2、同桌间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中存在的疑难3、教师适时点拨 让学生对课本知识有基本了解和简单分析应用,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 知识反馈 1.完成课本19—20页活动1、2、3、4。 先独立完成,然后合作交流,共同解决疑难。教师适时点拨 。 第二层次教学 提升应用层次 (投影)合作探究我县经济发展有哪些优势与限制性的因素?对于加速家乡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参考答案:优势:煤炭资源丰富,林牧业发达,粮食作物有莜麦、荞麦等小杂粮。限制性因素:交通运输不畅,历史上的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严重。 建议:发挥资源优势,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圈养畜牧业和绿色农业;加强出省和县乡公路建设。 1、学生合作讨论完成2、教师点拨,出示参考答案 开放性题目,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建构 学生来完成 教学提纲 研究性学习 (第二课时) 第一层次教学第一层次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第二课时)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反馈 导入 (投影图片)哈尔滨冰雕 冬季的一天,一对来自台湾的夫妇在北京遇到一对来自哈尔滨的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