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4522

【教学评一体化】粤教2024版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活动规划+评价表

日期:2025-09-23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6607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单元,规划,活动,课时,教学设计,整体
    粤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屹立世界的中国 单元主题学习评价表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学习准备 (10分) 思想准备 (5分) 思想准备充分,主动提前预习,按时按质完成导学案, 提前进入学习状态,保持安静 学具准备(5分) 有提前准备学习用具的意识,提前拿出本节课所需教材、导学案、笔记本、草稿纸、文具等。 兴趣态度 (20分) 学习兴趣 (10分) 对本堂课的内容有非常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态度(10分) 学习态度认真负责,认真参与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跟上老师的思维。 合作交流(20分) 与人合作(10分) 主动和同学配合,分工合作,乐于帮助同学,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求同学的帮助。 与人交流(10分) 态度谦虚,认真倾听同学的意见,善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能交流遇到的问题。 思维状态 (30分) 思维条理(15分) 能发现问题,条理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解决问题思路清楚,做事有步骤计划。 思维创新(15分) 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能迅速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学习效果 (20分) 课堂练习成果(10分) 积极主动,正确率高。 目标达成 (10分) 实现预定任务与学习目标。 备注第一单元 屹立世界的中国 单元课时规划和活动实施表(2课时) 章节 课时 内容 活动 第一节 位置与疆域 第1课时 1.位置优越 2.疆域辽阔 3.行政区划 讨论: 1.如何描述我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 2.如何识别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域及其简称、行政中心? 第二节 人口与民族 第2课时 1.人口大国 2.人口分布 3.民族分布 4.中华民族一家亲 讨论: 1.如何描述我国人口的基本状况和变化? 2.如何归纳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树立中华民族共同意识?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主题 第一单元 屹立世界的中国 学科 地理 年级 八年级 单元 第一单元 授课人 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本章核心在于建立学生对祖国地理国情的基础认知。“位置优越”部分着重分析中国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亚欧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的独特海陆兼备优势,阐明其对气候多样性、农业发展和对外交往的深远影响。“疆域辽阔”则通过具体数据(面积世界第三)和“四至点”位置,直观展现中国幅员之广大,东西、南北跨度带来的显著时空差异,以及漫长的陆海疆界与众多邻国。“行政区划”系统介绍了三级管理体系(省、县、乡),重点讲解34个省级行政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的划分、简称、行政中心及轮廓,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 “人口与民族”虽常为独立节,但紧密关联本章主题。它强调中国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总量及其分布“东密西疏”的特点,并重点介绍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格局,阐述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状态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展现国家文化的丰富多元与民族团结。21世纪教育网 整体上,本章通过位置、空间、管理、人文四个维度,立体勾勒出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基本地理轮廓和人文特征。 本单元内容的逻辑结构: 本单元内容可开发的教学活动与资源: 1.本单元主要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小组展示成果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 探究活动一:认识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优越性 探究活动二:认识我国人口政策的变化 探究活动三:认识“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 案例学习一:我国最年轻的地级市-三沙市 案例学习二:山海一家,同心圆梦-粤黔对口帮扶 2.本单元教学资源有互联网、地图、文字材料、视频、多媒体、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中考评价体系等。 本单元教学重点: 1.位置优越:低纬度,海陆兼备(亚欧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区位价值。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