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685118
第21课《古代诗歌五首---望岳》课件(共17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486922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张
21课
,
古代诗歌五首---望岳
,
课件
,
17张
,
PPT
(
课件网
) 杜 甫 学习目标 01 诵读诗歌,把握节奏和韵律,读懂诗歌大意。 02 品读诗歌,赏析诗人所望之景,体会诗人所抒之情。 03 对读诗歌,感悟时代背景和诗人境遇对诗作的巨大影响。 任务一: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和节奏韵律。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liǎo)。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xiǎo)。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niǎo)。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xiǎo)。 望 岳 任务一:朗读诗歌, 读准字音和节奏韵律。 从望的角度、炼字、修辞、写法等不同角度赏析诗人面对泰山美景所表达的情感。(5分钟后小组展示) 【小组合作 】 任务二:品读诗歌 读出感情 “青”可见山色之青葱苍翠。 “未了”可见泰山绵延千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小组展示】:“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 自秦始皇封禅泰山后,历代帝王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期望建立永世之功业。历代圣贤名流竞相登临、敬仰泰山,文人墨客纷拥朝拜、宣扬泰山。 泰山逐渐有了建功立业的象征意义。 “钟”字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说出大自然对泰山的偏爱,将喜爱与赞美表露无遗。 将“割”分别换为“分、劈”试试,用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小组展示】:“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割”运用比喻,将太阳比作刀子,把一座泰山分为南北两面不同的景观,显得泰山高大雄伟、挺拔峻峭。 这里使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将泰山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 飞鸟入我眼,云海在我心。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小组展示】“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诗人站在不同的位置,从远望到近望,再到与泰山物我合一的细望,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雄奇壮丽的泰山美景,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杜甫? “会当”“一览”:是一份对雄伟壮丽山河不吝的赞美。 “会当”“一览”:是一份对再苦再难攀登不畏的豪情。 “会当”“一览”:是一份对 。 “会当”“一览”:是一份对 。 “会当”“一览”:是一份对 。 “会当”“一览”:是一份对 。 品一品,悟一悟 《望岳》是杜甫24岁时的作品,彼时正值唐朝最为繁盛的时期,社会富足,百姓安乐。 杜甫曾在诗中追忆这一盛世:“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诗句描绘出当年开元盛世的景象———即便是小城也有万户人家,稻米饱满、粟米洁白,无论公家还是私人的粮仓,都堆满了充足的粮食。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九天阊阖开工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公元755年的春天,杜甫已在长安困顿坚守了十年。这十年间,他虽心怀壮志,却始终未得一官半职,空有抱负难以施展。直到当年十月,他终于迎来了仕宦的转机,被授予河西尉一职。然而,这一职位琐碎卑微,与他的理想相去甚远,杜甫毅然拒绝。后来,朝廷将他改任为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个负责管理兵器甲胄的小官,他才勉强接受。 上任之前,杜甫请假前往奉先县探望许久未见的家小。可就在他踏上归途不久,当年十一月,“安史之乱”骤然爆发,叛军一路势如破竹,大唐江山瞬间陷入动荡。战乱阻断了他的行程,也打乱了所有安宁。为了躲避兵祸,杜甫带着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险,好不容易才辗转抵达鄜州,将家小暂时安顿下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九年级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2025-10-11)
2025—2026学年济南天桥区泺口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份月考试卷(含答案)(2025-10-12)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2025-10-11)
陕西省渭南市韩城市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作业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2025-10-11)
统编版九年级上语文10月测试题(含答案)(2025-10-1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