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5.2 物质的密度 【知识要求】 1.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2.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比值法定义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公式并能用公式进行计算。 2.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天平、正方体木块和铁块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有人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从物理学角度上来说,就是说“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大”,你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猜想与假设:物体的质量跟它的体积之间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2.设计实验与制订方案: (1)你准备选取哪些物体作为研究对象? (2)实验中应当选择哪些测量工具? (3)实验的步骤有哪些?要收集哪些信息? 3.获取与处理信息(教师演示): (1)取两块形状规则但体积不同的木块,用天平和直尺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算出来。 (2)取两块体积不同的实心铁块,用天平和量筒把它们的质量和体积分别测量出来。 4.分析与论证: 同一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相等的。 5.评估与反思:你认为这次探究还有哪些不足和疏漏的地方,请讨论,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例题讲解: 【例1】某物理小组为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用体积不同的铁块和松木块做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序 物块 V/cm3 m/g /(g·cm-3) 1 铁块1 10 79 2 铁块2 20 158 3 松木块1 10 5 4 松木块2 20 10 (1)计算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填入表中。 (2)分析实验次序1与2或3与4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3)分析实验次序1与3或2与4的数据,可归纳得出结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选填“相同”或“不同”)。 【解析】(1)计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时,将数据依次代入可得的比值分别为7.9g/cm3、7.9g/cm3、0.5g/cm3和0.5g/cm3。(2)分析比较实验次序1与2或3与4的数据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相同的。(3)分析比较实验次序1与3或2与4的数据可知,不同物质的质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答案】(1)7.9 7.9 0.5 0.5 (2)相同 (3)不同 二、密度 1.意义:表示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定义:物理学中,把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3.公式:ρ=。 4.单位:(1)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 (2)常用单位有g/cm3,读作“克每立方厘米”。 (3)换算关系:1g/cm3=103kg/m3 5.物理含义:ρ水=1.0×103kg/m3,表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教师提问:一桶水和一杯水,它们的质量大小怎么样?它们的密度怎么样? 学生思考回答:一桶水的质量大于一杯水的质量,但它们的密度相等。 教师提问:说明物质的密度与质量、体积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回答:密度表示了物质的一种属性,物质的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但可通过质量与体积进行计算。 例题讲解: 【例2】我国名酒五粮液素有“三杯下肚浑身爽,一滴沾唇满口香”的赞誉,曾经获得世博会两届金奖。有一种精品五粮液,它的包装盒上标明容量500mL(ρ酒=0.9×103kg/m3),则它装满酒时酒的质量为 kg;如果用此瓶装满水,则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 g。 【解析】酒瓶的容量V=500mL=5×10-4m3,装满酒时酒的质量m1=ρ酒V=0.9×103kg/m3×5×10-4m3=0.45kg,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2=ρ水V=1.0×103kg/m3×5×10-4m3=0.5k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比装满酒时多Δm=m2-m1=0.5kg-0.45kg=0.05kg=50g。 【答案】0.45 50 【迷津指点】在利用密度公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将体积、质量的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