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65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角的度量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273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四年级,上册,度量,教学设计
  • cover
《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感受度量角的具体意义,认识度量角的单位,初步学习度量角的方法。 能够运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在操作与合作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体验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重点:初步学习度量角的方法 难点:增强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探究能力 教学过程: 一、用量角器量角 (一)在点子图上画角 1.布置任务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角的大小。请你在点子图上画三个大小不一样的角,并给你 画的最大的角标上角1,第二大的标上角2,最小的角标上角3。 2.学生画角 (二)自主探究量角过程 1.布置任务 师:老师也画了三个角,在点子图的背面,你能给我这三个角也排排序吗? 生:角3最大,角1最小。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角的大小和开口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越大;开口越小,角越小。角3开口最大,所以它最大,角1开口最小,所以它最小。 师:它们到底有多大呢?你能量出它们的大小吗?可以怎么量? 预设:①把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观察另一条边,比较开口的大小; ②用一个活动角去比较大小; ③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大小。 师:(肯定学生的各种想法,对③展开评价)是的,量角器是专门用来测量角的大小的工具,会用量角器量角的举手,不会的举手。不会的同学,可以先去学一学怎么量角,你可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也可以看看边上会量的同学,他是怎么量的,看明白以后再去选一个角动手量一量。 2.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引导。 3.反馈交流 (1)整体反馈,核对答案。(预设角3会出现不同答案,板书收集不同答案) (2)反馈角1 师:角1大家都量出来是30°,你是怎么量的?你能不能把自己的好经验好方法给大家介绍介绍?(提前找好能标准说的学生,上台讲解时注意学生的站姿和手上操作)他讲的对不对?(表扬) 师:(无意间移动投影仪下量角器的位置)现在这个量角器摆得对不对?怎么让它摆 对?我们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一步: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点;第二步:角的一条边一条边对零刻度线;第三步:读数。底下学生说,让讲台上的学生操作。) 追问:读的时候有没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角的这条边也对着120°,为什么不读150°? 预设:①引导学生认识内圈和外圈,明白零刻度线在哪圈,就读哪圈的度数。 ②通过观察几个大格来确定度数,3个大格就3个10°,也就是30°。 课件小结方法:①中心与顶点重合②0°刻度线与一条边重合③读出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我们用四个字总结:两重一读。两重是什么?一读读什么? (3)反馈角3 师:有没有可能是60°? 生:不可能,因为它看起来比角2大,是一个钝角。 师:谁能带着我们刚才的方法再来量一量。(快速演示,顺势评价,当角的两边不是水平方向时,可以把纸张旋转,使其中一条边转到水平方向。) (角2不反馈) (二)巩固量角的方法,突破特殊角 师:同学们太了不起了,把这三个角都量出来了。那你能带着刚才的好经验,去量一量同桌画的角吗?请交换学习单,从同桌画的角中选择一个量一量,如果你掌握地非常好,量角速度很快,也可以多量几个,开始吧。 (交换学习单,开始量,教师巡视,寻找特殊角) 师:有几个同学遇到了困难,他同桌画的角是这样子的,我们来帮帮他们,这样的角你有什么好办法把它量出来吗?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同桌讨论) 师:这个角特别在哪儿? 生:它太小了,不好量。 师:你说的“小”是指什么?(区分开口和边) 生:它的两条边太小了,用量角器不好量。 师:我听明白了,你只的是这个角的两条边太短了,我们在用量角器进行“两对一读”的时候不好操作是吗?那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先把两条边延长,就好量了。(谁听明白了,再请个学生重复) (师操作延长过程)现在好量了吗?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