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653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366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
  • cover
第( 三 )单元 教学课题 角的度量 教学课时 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引入量角器的必要性,认识角的计量单位,建立1角的表象;能通过量角,建立角的大小的量化观念,感受角的大小与所画边的长短无关。 2.通过学生自己观察、交流的过程,认识量角器的结构与功能,通过探索、实践,总结出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3.使学生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索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并正确使用量角器。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以及正确读出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人完善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有角?向大家说说。 2.大家找到了这么多的角,哪些角比较大?哪些角比较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角的度量方法。(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二、探究新知 (一)感受统一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需要。 1.出示两个角。 师:下面两个角哪个大些?大多少? ( 1 ) ( 2 ) 引导学生交流讨论。 汇报展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尺子量一量,有的学生说可以用三角尺来量,也有的学生说还可以用活动角来量。 2.用三角尺测量。 小结:用三角尺上的角来测量,还是不能准确地知道∠2比∠1大多少。要准确测量一个角的大小,应该用一个合适的角作单位来量。 3.启发“思考”。 师:度量线段的长短用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 度量面积的大小可以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那度量角的大小呢?怎样才能使大家的测量结果相同呢? 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为了准确测量角的大小,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人们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介绍:量角的大小,我们最常用的工具就是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的角,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的角,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的角。教师分别在量角器上指出10、60、90的角来帮助学生认识。 (2)提问:请同学们继续观察,量角器上这个小圆点(指中心)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细观察,量角器上有几圈刻度?这些刻度是怎样排列的? 指出: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外圈刻度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到180,内圈刻度从右往左按逆时针方向从0到180。 (3)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到0刻度线,再找出10、30、90、120、180的刻度线。 (4)外圈的刻度怎样找呢?现在请同学们从左边起,找出0、35、55、80、90、135、180的刻度线。 (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小组活动。 尝试量出教材第40页上∠1和∠2的大小。 提出问题:现在你知道∠1和∠2分别有多大吗? (1)活动要求:先在组内说一说自己准备怎样测量,动手测量,小组总结测量方法。 教师巡视,对量角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2)全班交流测量结果和量角的方法。(学生上台展示测量步骤。)(3)教师课件演示量角的过程。 2.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交流,并对量角的方法进行概括总结: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两重合”是指: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是指: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 3.提问。 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教材上∠1的一条边既对着30,同时也对着15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 通过观察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在量角时,如果左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右边的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