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7170

3.1DNA是主要遗传物质课件(共40张PPT)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2

日期:2025-11-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445506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学年,必修,生物学,高中,2019,人教
  • cover
(课件网)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DNA 染色体 染色质 蛋白质 讨论 1. 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2. 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①应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 ②可以准确地复制,可以传递给下一代; ③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 ④结构比较稳定。 20世纪20年代,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这就使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20世纪30年代意识到DNA的重要性。 DNA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聚合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包括磷酸、碱基和脱氧核糖(图3-1)。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一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 图3-1 脱氧核苷酸的化学组成 ① 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rough) 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smooth) S型细菌 R型细菌 有致病性 无致病性 ②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 体内转化实验 注射 R型 活细菌 第一组 第二组 小鼠不死亡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 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注射 S型 活细菌 (1)第一组、第二组实验的作用是什么? 对照实验 (2)实验一、二对照,说明了什么? R型细菌无毒性,S型细菌有毒性  (3)第二组中,从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说明什么? 使小鼠死亡的确实是S型活细菌 ②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 体内转化实验 注射加 热致死 的S型 细菌 将R型活细菌 与加热致死的 S 型细菌混合 后注射 第三组 第四组 小鼠不死亡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 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3)如何解释第三组的实验结果? 加热可看作是灭菌,使S型活细菌死亡,因此不具有毒性,小鼠体内也确实没有肺炎链球菌。 (4)依据第一组和第三组的实 验结果,预测第四组的实验结果。 由此可以推断: S型活细菌 R型活细菌 S型死细菌 某种活性物质 转化 (有荚膜有致病性) 已经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含有某种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可以控制生物的性状,可以复制,并能传递给下一代。 (即遗传物质) 细胞的物质 水 无机盐 核酸 糖类 蛋白质 脂质 如何设计实验寻找S型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呢? 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示意图 细胞提取物 细胞提取物 蛋白酶 RNA酶 脂酶 DNA酶 ③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实验 去除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R+S R+S R+S R+S R 加热致死的S型细菌破碎 (1)蛋白质、RNA、脂质不是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 (2)DNA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3)DNA只有保持分子结构稳定才能行使遗传供能。 肺炎链球菌转发实验 1928年,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小鼠体内转化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有某种转化因子促使R型活细菌转化为S型活细菌 20世纪40年代,艾佛里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体外转化实验 特点类型 菌落 荚膜 毒性 S型 _____ ____ ____ R型 _____ ____ ____ 光滑  有  有  粗糙  无  无  ① 肺炎双球菌的类型 1. R型活细菌 2. S型活细菌 3. 加热杀死的 S型细菌 4. 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不死亡 不死亡 死亡,分离出R型和 S型活细菌 小 鼠 混合 注射 注射 注射 注射 ②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 体内转化实验 死亡,分离出S型活细菌 ③艾弗里实验———体外转化实验 细胞提取物 细胞提取物 蛋白酶 RNA酶 脂酶 DNA酶 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 R+S R+S R+S R+S R 1952年赫尔希和他的助手蔡斯 ① 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