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2.1 认识运动 【知识要求】 1.知道机械运动。 2.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3.知道物质在不停地运动。 【教学重难点】 1.机械运动。 2.对微观世界运动的认识。 烧杯、适量的水、蓝墨水、胶头滴管 观察PPT图片。 教师提问: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学生回答:它们都在运动着。 教师归纳总结:自然界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个运动的世界。 一、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 1.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物体与另一物体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二是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方向发生变化。有两种情况中的一种或两种均可说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2.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可把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例题讲解: 【例1】下列描述的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地球绕着太阳转 B.乌云遮住了太阳 C.霜叶红于二月花 D.蚂蚁在地上爬行 【解析】运动是个多义词,在不同的地方,它的含义不同,物理学中运动的含义通常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地球绕着太阳转、乌云遮住了太阳和蚂蚁在地上爬行时,它们的位置都在不断变化,所以属于机械运动,而霜叶红于二月花是指物体颜色的变化,而不是位置的变化,所以不属于机械运动。 【答案】C 【妙记锦囊】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关键是看物体是否有“位置的改变”。 二、微观世界的分子运动 教师演示: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胶头滴管往水中滴入几滴蓝墨水…… 1.常见的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原子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在不断地运动。 2.物质三态及其分子运动情况 状态 特征 分子排列 微观模型 固态 物质 在固态物质中,分子与分子的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的距离很小,固体中的分子只能在各自固定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不能远离各自的平衡位置。固体分子就像坐在座位上的学生,身子可以来回晃动,但不能离开自己的座位。因此固体具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很难被压缩 液态 物质 在液态物质中,分子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做无规则振动,液体中各个分子振动的平衡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动的,而是随意移动的,因此分子在一段很短的时间内就移到另一个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液体分子就像学生在自己的教室中活动,但又没有离开教室一样,因此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不易被压缩 气态 物质 在气态物质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气体分子可以在空间中到处移动,因此气体分子能充满它所能到达的所有空间。气体分子就像在野外游玩的学生,完全处于自由状态,四处奔跑,因而气体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易被压缩,没有一定的体积 3.科学研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周围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夸克构成的。 原子内的微粒在不停地运动着,运动包括两种:一是核外电子的运动,如原子发光、有机物燃烧、日光灯发光、X射线、红外线、激光等;二是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如原子弹爆炸、核能发电及放射现象等。 例题讲解: 【例2】用1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人能闻到消毒液气味。这一现象说明 。 【解析】人能闻到消毒液气味,是过氧乙酸分子运动的结果,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例3】关于物质的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由原子核和中子组成 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质子和中子还有更小的精细结构 【解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和中子则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的。故说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