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87593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 教案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119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物态,变化,温度,教案,教科,物理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5.1 物态变化与温度 【知识要求】 1.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4.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教学重难点】 1.摄氏温度的规定,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正确使用温度计。 烧杯、湿沙、盘子、酒精灯、三脚架、陶土网、冰块、温度计(20支)、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一杯温水 雨、雪、冰、霜是自然界描绘的一幅幅壮丽景象,也是大自然在向我们讲述水的物态变化。请大家观看视频…… 一、认识水的物态变化 在一个大烧杯里铺一层饱含水分的湿沙,杯口盖一个盘子,在盘子里放些冰块。给烧杯加热,观察烧杯中出现的各种现象。 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冰、雪、霜、雹、雾凇)、液态(水、雨、露、雾)和气态(水蒸气)。 2.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例题讲解: 【例1】下列现象的形成没有发生物态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B.泼在地上的水慢慢地变干了 C.冰冻的衣服晾干 D.用洗衣机甩桶把衣服甩干 【解析】冰雪融化汇成溪流是固态的冰雪变为液态的水,发生了物态变化;泼在地上的水慢慢地变干了,这是液态的水变为了气态的水蒸气,发生了物态变化;冰冻的衣服晾干,是固态的冰变成了气态的水蒸气,发生了物态变化;用洗衣机甩桶把衣服甩干,是把液态的水甩出去,没有发生物态变化。 【答案】D 二、温度计 1.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 2.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1)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工作的。 (2)单位:温度计的刻度常以摄氏度来标注,它的符号是℃。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沸水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代表1℃。 (3)分类: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等。 三、测量温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红液温度计说明书。对照温度计阅读说明书,你能描述它的构造吗?你知道它的量程吗?你知道它的分度值是多少吗? 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2)将温度计的测温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测温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分别倒一杯冷水、温水和热水,将你的手指插进水中或用手触碰杯壁,估计水的温度,再用温度计实际测量。比较你的估计值和实际测量值。 2.常见的温度值: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冰箱保鲜室的温度约4℃,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25℃,人正常的体温约37℃,洗澡时适宜的水温约40℃,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为100℃。 例题讲解: 【例2】下列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内,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选项A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容器底;选项B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选项C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液体中;选项D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且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使用正确的是D。 【答案】D 1 物态变化与温度 物态变化与温度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学会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方法,知道温度的具体含义。同时,个人认为引导学生观察温度计的结构,鼓励学生使用温度计,引领学生感知生活中(特别是水)的冷和 热也是本节课的目标之一。先让学生用手去感知冷水和热水,然后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学生通过实验明白用身体感官去感受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从而引出测量的重要性。关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