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教案 | 物理学科 6.1 质 量 【知识要求】 1.知道质量的含义。 2.会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重难点】 1.质量单位及单位间换算、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正确理解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托盘天平,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烧杯,量筒,水 教师提问:铁钉、铁锤、铁球分别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它们都是由铁组成的。 教师讲解:铁钉、铁锤、铁球三个是物体,而铁是物质。 教师提问:物体中所含的物质一样多吗?我们用什么来衡量呢? 一、认识质量 1.定义: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2.符号:m 3.性质: (1)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2)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物态以及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 4.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 (2)常用的质量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等。 (3)单位换算关系:1t=103kg 1g=10-3kg 1mg=10-6kg 例题讲解: 【例1】夏天来了,一些同学喜欢自制冰棒,他们将一杯80g的水放入冰箱中,完全结冰后,其质量( ) A.仍是80g B.大于80g C.小于80g D.不能确定 【解析】质量是物体固有的属性,其大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水结冰后,其状态虽然发生了改变,但物质的多少没有发生改变,故其质量不会改变。 【答案】A 二、测量质量 1.测量工具:生活中常用电子秤、磅秤、台秤、杆秤等测量质量,实验室中常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教师出示托盘天平(或播放PPT),介绍托盘天平的结构…… 2.天平的结构:底座、横梁、标尺、游码、平衡螺母、天平盘、指针、分度盘、砝码、镊子。 (1)最大秤量是天平能够测量的最大质量。 (2)天平的最小秤量是保证天平正确称量的最小质量,它表示天平的灵敏程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托盘天平使用说明书…… 3.天平的使用方法: (1)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2)移: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4)称:测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或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水平平衡。 (5)读: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就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 (6)收:测量完毕,取下物体,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盒内,游码拨回零刻度线。 4.实验探究: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用天平测量一组固体物块的质量(教师演示实验或播放PPT视频); (2)用天平测量50mL水的质量(教师演示实验或播放PPT视频)。 例题讲解: 【例2】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前,调节横梁水平平衡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这时应该( ) A.将游码向左移动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将游码向右移动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 【解析】在测物体质量前,应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向分度盘的中线,故A、C选项均错误。根据“左偏右调”的方法,指针向左偏,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故B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 【答案】D 1 质 量 质量 本节课先通过举例引出物体与物质两种概念的区别,为质量的定义打下基础,然后通过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让学生直观地弄清质量的定义。在讲授质量的测量时,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的测量工具,再引出天平。在讲授天平的使用方法时, 先让学生观看动画,模仿其操作过程进行实验,这样可加深学生对天平使用方法的印象;然后请一位操作有误的学生上讲台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并指出错误,这样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还有个别学生不能遵守天平的使用规则,导致实验误差较大,特别是测量液体的质量时,误差更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