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延安,我把你追寻 祁念曾 出生于1946年12月 笔名:祁星 代表作: 《春天的歌》、《站立的河流》 、 《延安,我把你追寻》。 1968年 作者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陕西工作。曾多次到延安参观采访。当时,正是十年动乱时期,延安的面貌变化不大。 1974年 作者到延安采访,那里的人民依然比较贫困,作者心里难过极了。归来后,写一首《延安,我为你哭泣》的诗,留在他的日记本上。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延安的面貌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91年 作者随中央电视台《黄河》创作组再次到延安采访,参观了枣园、杨家岭、宝塔山、南泥湾等地。在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的进程中,延安精神更要发扬光大,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更要提高精神生活的质量。 基于这种认识,作者开始构思,创作了《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 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回忆那峥嵘岁月,我们忘不了延安,忘不了激励我们的延安精神。 走进延安,感知那如火的战斗岁月。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太阳。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朗读节奏。 延安,/我把你/追寻 1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2 3 4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 5 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 6 找一找诗的韵脚 光 阳 香 场 琅 炕 响 梁 煌 翔 想 光 阳 词语解释 翩翩归来: 轻快地来临。 昔日: 往日 满目琳琅 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 明媚 (景物)鲜明可爱。 齐读全诗,想想诗中所说的追寻延安是什么意思? 追寻延安精神 第一部分(第1—2节): 讲了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部分(第3—4节): 讲了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部分(第5—6节): 讲了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全诗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各讲了什么? 诗人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是在追寻什么? 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出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研读课文 读第1-2节,回答问题。 实际上是在追寻延安精神,那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 比喻 南泥湾开荒: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封锁和边区的灾荒,给边区带来极大的经济困难。南泥湾在延安的东南,距延安约45公里。这里虽然人烟稀少,满目荒凉,但土地肥沃,水源丰富,适于耕种。1940年秋,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开展大生产运动。 杨家岭讲话: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杨家岭发表,使延安成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源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号召下,延安鲁艺及文化界走出去、下基层,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 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流水 追寻 追寻 南泥湾 追寻 杨家岭 枣园 遵照党的指示,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建设美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