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城镇化 练习 一、单选题 下表示意2000~2020年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及其占常住人口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份(年) 流动人口(万人) 占常住人口比例(%) 北京 天津 河北 北京 天津 河北 2000 246.3 73.5 93.0 18.2 7.5 1.4 2010 704.5 299.2 140.5 35.9 23.1 2.0 2020 839.6 353.4 1533 38.3 25.4 20 1.与北京、天津相比,2000~2020年河北省流动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特点的成因主要是( ) A.城市环境差 B.老龄化严重 C.交通不便利 D.人口基数大 2.结合近二十年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目前该地区适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A.提高城市落户门槛 B.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C.加速城市产业迁出 D.推动常住人口分布平均化 下图示意世界城镇化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城镇化发展阶段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丁、丙、乙 C.乙、甲、丙、丁 D.丁、甲、乙、丙 4.下列关于城镇化各阶段特点的分析,恰当的是( ) A.甲—人口由乡村流向郊区 B.乙—产业向城市郊区转移 C.丙—分散城市土地和人口 D.丁—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 城镇化是集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现代文明进步于一体的综合性过程。下图示意我国城镇化率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5.城镇化的最主要标志是( ) A.城镇人口数量增加 B.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 C.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D.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6.1976—2006年,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镇 C.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D.城镇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我国提出“要把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新型城镇化主要是为了( ) A.减少超大城市数量 B.提升区域城镇化质量 C.解决能源紧张问题 D.缓解城镇人口老龄化 8.为促进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A.加强城乡间产业互动 B.放宽大城市的落户限制 C.中小城市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D.鼓励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 9.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有利影响是( ) ①合理规划乡村内部空间结构②加快乡村人口的增长速度 ③优化农村经济结构④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下图示意英国、美国、印度、巴西的城镇化进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与印度相比,英国城镇化进程的突出特点是( ) A.城镇化起步早,水平低 B.城镇化起步早,水平高 C.城镇化起步晚,水平低 D.城镇化起步晚,水平高 11.在1950~2000年期间,巴西城镇化对自然环境的突出影响有( ) ①减少植被覆盖率②增加地下径流量③改善河流的水质④出现城市“热岛”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煤炭资源型县域土地城镇化经历了“缘煤建镇”“矿镇共建”和“产城融合”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县域功能区和土地利用特征各异。下图示意1950—2020年安徽省煤炭资源型城市濉溪县县域土地城镇化各阶段用地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缘煤建镇”阶段的主要空间特征是( ) A.以矿井为核心向外扩张 B.居住区扩张速度快于工业区 C.d区域面积大于c区域 D.e区域形成规模化商贸集聚区 13.从“缘煤建镇”到“矿镇共建”的演变过程中,县域空间结构的变化特征是( ) A.城镇建设扩张始终保持低速度 B.工矿、居住用地变化趋势相反 C.工业区摆脱对矿井位置的依赖 D.功能区空间结构趋于复杂化 14.在“产城融合”阶段实现土地城镇化,关键在于( ) A.加大煤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