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 第二章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 课程标准及素养目标 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2.运用水循环示意图观察、识别、描述水循环现象(地理实践力)。3.利用水循环示意图,分析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4.能够结合“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实例,辨识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方式和结果(人地协调观)。 新知导学 夯实基础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 水循环 1.概念 在自然界中,水通过_____、植物蒸腾、_____、凝结降水、_____和径流等环节,在各水体之间进行着连续不断变化的过程。 2.类型 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分为_____、陆地内循环和_____。 蒸发 水汽输送 下渗 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3.过程及主要环节 类型 环节名称 海上内循环 A蒸发→B_____ 海陆间循环 陆地内循环 降水 特别提醒 1.外流区域既存在海陆间循环,又存在陆地内循环,以海陆间循环为主;而内流区域只存在陆地内循环。 2.三种水循环类型共有的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3.海陆间循环是水循环环节最多、范围最广的类型。但它参与的水量不是最多的,就参与的水量而言,海上内循环是海陆间循环的十倍左右。 微思考 陆上内循环只发生在内流区域,海洋只有海上内循环,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陆上内循环发生在陆地与陆地的上空之间, 内流区和外流区都发生,外流区既有陆地内循环也有海陆间循环。海洋水既参与海上内循环,又参与海陆间循环。 4.成因 内因 水在自然界中的三态变化 外因 _____和_____为水循环提供能量和动力 知识链接 1.水循环的内因是水在通常环境条件下气态、液态、固态易于转化的特性;外因(能量和动力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和水的重力作用。 2.农业生产中在土地上增铺砂砾层的主要作用:(1)砂砾层减少了水分的蒸发;(2)白天增温快,夜间冷却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瓜果糖分的积累;(3)可以有效减少(风沙等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太阳辐射 重力作用 知识点二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不断更新陆地水资源,维持全球水量_____。 2.进行能量交换和_____。 3.塑造_____形态。 易错辨析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但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人类用水过多,超过水体更新的速度,或者水资源遭到污染,就会导致水资源短缺。因而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微思考 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 提示:地表径流(建水库,跨流域调水);降水(人工降水);下渗(破坏植被等);陆地水的蒸发(围湖造田等)。 动态平衡 物质迁移 地表 一、判断题 1.外流河只参与海陆间循环,不参与陆地内循环。 ( ) 2.水循环中参与水量最大的是海上内循环。 ( ) 3.人类活动最容易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地表径流。 ( ) 4.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是水循环促进海陆物质迁移的具体体现。 ( ) 5.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 ) 自我诊断 × √ √ √ √ 二、选择题 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 A.a→f→h→g B.e→f→h→d C.c→a→b→d D.d→a→b→c 2.水循环中的 A.a环节的主要动力是季风 B.b环节主要集中在夏季 C.c环节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d环节为水汽输送 √ √ 2020年9月9日是为西部干旱缺水地区 募集用于修建水窖所需善款的“母亲水窖 ·爱心信用卡”在全国推出九周年的日子。 如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母亲水窖”是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的工程,人们在地下修建的蓄积雨水的容器,被称为水窖。该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