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2 法律与生活 知/法/守/法 与/法/同/行 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 9.2 解析三大诉讼 第四单元 社会争议解决 案例导入 小莹酷爱文学创作。一天,她偶然发现一本署名为小琪的诗集里载有自己的作品,后来得知是文学社的同学小琪擅自将社团内部讨论的稿件交给某-出卷网-出版了。小莹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她的合法权益,要求小琪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但小琪认为这是在帮小莹宣传作品,并不侵权。社团老师出面调解,小琪不仅不道歉,还认为小莹小题大做。有的同学也认为小莹没有必要这么较真儿。小莹觉得很困惑,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咨询过律师后,小莹在父母的帮助下,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案例中小琪侵犯了小莹什么权利?案例中涉及到了哪些解决纠纷的方式?最终小莹采取哪种方式解决纠纷?如何看待这种方式呢? 诉讼及其特点 议题一 议题一 诉讼及其特点 一.诉讼 1.含义: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 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 3.要求: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诉=言+斥 讼=言+公 诉:可以排斥对方的言论,即控诉、告发、控告对方; 讼:可以将双方各执一词而相持不下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共权力机构,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断。 议题一 诉讼及其特点 一.诉讼 4.特点: 公权性 终局性 强制性 程序性 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 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 议题一 诉讼及其特点 二.诉讼法 1.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是诉讼法。 2.类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注意:民法典≠民事诉讼法 行政法≠行政诉讼法 刑 法≠刑事诉讼法 程序法与实体法 程序法:是指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的法律。主要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等。 实体法: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主要包括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事法等。 关系: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 诉讼的主要类型 议题二 议题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一.诉讼的类型 1.类型: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 2.区别:他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3.最主要区别:诉讼目的、提起诉讼主体。 议题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二.诉讼的区别 【民事诉讼】民告民 1.性质:民事诉讼解决民事案件; 2.目的: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 3.主体: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 拖欠借款、工资、遭受辱骂、房屋受损、合同违约、诉讼离婚 议题二 诉讼的主要类型 二.诉讼的区别 【行政诉讼】民告官 1.性质: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案件; 2.目的:行政诉讼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 3.主体:行政诉讼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民告官”城管、工商、知识产权局、食药监、税务 疑难辨析 ·对行政处罚(行政行为)不服,是否可以申请仲裁? ·行政裁决: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依法向法定的行政复议机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