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3638

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2 梅岭三章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71301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初中,语文,统编,五四,学制,九年级
  • cover
第15课 品悟梅岭诗章,传承革命薪火 ———《梅岭三章》教学设计 1.了解《梅岭三章》的创作背景,精准诵读并背诵诗歌,理解诗中重点字词、典故及诗意,把握诗歌内容。 2.通过系列任务,学习诗歌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技巧,提升诗歌鉴赏能力,理解诗歌内在逻辑。 3.感受陈毅元帅的革命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将革命精神融入成长中。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意,把握诗歌意象所承载的情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诗歌的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技巧 【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诗歌意象与情感的关联,领悟革命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任务一:诵读 溯源知背景 任务二:解析 字句明诗意 任务三:探寻 意象悟情感 任务四:践行,精神续传承 1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80 周年。80 年前,无数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诞生了许多饱含革命豪情的诗篇,《梅岭三章》便是其中的经典之作。 它是陈毅元帅在抗日烽火中,身陷绝境时写下的千古绝唱,字里行间满是革命志士的赤诚与担当。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组诗,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同时,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革命力量。 探究新知 学校的 “红色诗词诵读会”活动即将开始,但在活动任务正式开始前,我们需要做几个知识小展板,请从作家作品、字词积累方面完成展板制作。 【走近作者】 陈毅(1901—1972),中国共产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1977年其遗作专集《陈毅诗词选集》出版。 【背景资料】 1934年10月,江西中央苏区的主力红军出发长征。那时,陈毅同志身负重伤,被留在江西担负军事指挥,并主持政府工作。1935年春,陈毅同志率部在敌人重点围攻下从中央苏区突围,转移到赣南地区进行游击战争,坚持了将近三个年头。这三年游击战争,是他们在革命斗争中所经历的最艰苦最困难的阶段。 1936年冬天,由于叛徒告密,陈毅同志在梅山被敌人包围。陈毅同志带着伤病伏在密密的草丛中20多天,考虑到难以脱身,便写了三首诗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悻悻解围而去。今天,我们学习的《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当时写的“绝命诗”。 读一读·正字音 记一记·晓词义 (1)不久,随即。( 旋 ) (2)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也指“阴间”。( 泉台 ) (3)过去的部下。诗中指为革命牺牲的同志。(旧部 ) (4)旗帜的总称。诗中借指军士。(旌旗 ) (5)血溅得像下雨一样,风里带有腥气,形容残酷屠杀的景象。(血雨腥风) (6)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诗中指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勇于牺牲。取,选取。成,成全、实现。 (取义成仁) 任务一:诵读 溯源知背景 学校即将举行 “红色诗词诵读会”,《梅岭三章》是必选篇目。要想读好这首诗,了解其创作背景至关重要。现在请大家化身 “诗词探秘者”,通过诵读和查阅资料,探寻诗歌背后的故事,为精彩诵读打下基础,快来行动吧! 任务要求: 先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感受节奏和韵律。再结合诗前小序、课文注释及相关历史资料,梳理创作的时间、地点、背景事件等关键信息,明确陈毅元帅当时的处境。 朗读诗歌 (1)播放朗读录音。 (2)学生齐读,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3)小组合作理解诗歌内容,将不理解的词提出来,共同解决。 请同学们根据朗读节奏,反复朗读,注意节奏,读好韵脚。 ①四三停顿,平长仄短,韵脚读音拖长。 ②第一章押uo韵,音调高亢开阔。第二章押an韵,音调高平昂扬。第三章押a韵,音调沉稳坚定。 ③读重要意象时,可以适当重音或者略微停顿。 1.读诗前小序、课下注释和老师补充的史实资料,看你能读出什么? 以“《梅岭三章》是一组 的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