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6289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日期:2025-10-02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6333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五年级,数学,下册,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 cover
五年级数学下册《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介绍 本课程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第 2 课时,承接上一课时 “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聚焦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是整数性质学习的核心内容。课程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有序找因数、找倍数的具体方法,发现因数和倍数的特征,同时区分 “倍” 与 “倍数” 的差异,为后续学习质数、合数、公倍数、公因数等知识奠定基础,在整个整数体系学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时内容位于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是在学生理解 “因数和倍数相互依存关系”“研究范围为非 0 自然数” 等概念基础上的延伸。教材以 “18 的因数有哪些”“2 的倍数有哪些” 为核心探究问题,通过 “列除法算式”“列乘法算式” 两种方法,引导学生经历 “无序到有序”“零散到系统” 的探究过程,最终归纳出 “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有限,最小为 1、最大为它本身;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无限,最小为它本身、无最大倍数” 的特征。 教材还特别设计了 “区分‘倍’和‘倍数’” 的思考环节,突破易混淆概念;通过丰富的达标练习(如写因数、找倍数、猜数游戏)巩固方法,同时融入 “完全数”“雷劈数” 等数学文化内容,既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又增强了学习趣味性。本课时内容不仅是后续学习数论相关知识的重要铺垫,也是培养学生数感、逻辑思维和有序探究能力的重要载体。 三、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能通过列除法算式或列乘法算式,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一个数的所有因数,能写出一个数的若干个倍数(含指定范围内的倍数); 经历 “探究找因数方法 — 归纳因数特征 — 探究找倍数方法 — 归纳倍数特征” 的过程,发展数感与逻辑推理能力,提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能力; 区分 “倍” 与 “倍数” 的差异,体会数学概念的严谨性;通过数学文化(如完全数、雷劈数)感受数字的奥秘,增强数学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掌握有序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列除法算式从 1 开始除起,或列乘法算式从 1 开始乘起,一对一对找); 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用这个数依次乘非 0 自然数),明确因数和倍数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 克服找因数时 “重复” 或 “遗漏” 的问题,形成 “有序思考” 的思维习惯; 准确区分 “倍”(可用于小数、整数,表示两个数量的商)与 “倍数”(仅用于非 0 自然数,与因数相互依存)的概念差异。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篇(导入环节) 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因数和倍数,谁能结合 “24÷3=8” 这个算式,说说你对因数和倍数的理解? 生 1:24÷3=8,商是整数且没有余数,所以 24 是 3 和 8 的倍数,3 和 8 是 24 的因数,而且它们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说 24 是倍数。 师:非常准确!那老师再问一个问题:18÷6=3,我们知道 18 是 6 和 3 的倍数,6 和 3 是 18 的因数,那 18 的因数只有 6 和 3 吗?大家可以试着找一找,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 (学生自主尝试找 18 的因数,部分学生能说出 1、18,部分学生出现遗漏) 师:看来大家对 “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 还没有固定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专门学习 “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一起解决 “怎么找、找全不遗漏” 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回顾激活概念,以 “18 的因数是否只有 6 和 3” 引发认知冲突,自然引出新课,激发探究欲望。 (二)探究新知篇(新授环节) 1. 探究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师:我们先聚焦第一个问题 ———18 的因数有哪些?要求 “不重复、不遗漏”,大家可以用除法或乘法的思路,在练习本上试着写一写,写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巡视,发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