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7763

【大单元教学】岭南版八上第1课《画中有话:建设者之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3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16707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素养,核心,画中有话:建设者之歌,1课,岭南,教学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岭南版《画中有话:建设者之歌》教学设计(第1课) 课题 画中有话:建设者之歌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八年级 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能感受并描述作品中色彩、光影、构图对“建设者”形象与精神的塑造作用。 艺术表现:尝试用速写/摄影/诗画结合等方式表现身边的劳动者。 创意实践:在创作中突出一个动人细节,借助色彩或线条传递情感。 文化理解:理解建设者形象承载的时代价值,增强对劳动精神的认同与尊重。 教学内容分析 本教材围绕“建设者之歌”展开,通过展示多幅描绘建设者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感受画家对建设者的讴歌。这些作品风格多样,涵盖油画、中国画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能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美术作品深层内涵理解不足。他们好奇心强,渴望通过学习提升鉴赏水平。在学习中,可能对作品创作背景和表现手法理解困难,教师可结合时代背景讲解,组织小组讨论突破难点。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教学重点 1. 学会从色彩、光影等方面鉴赏美术作品。 2. 理解美术作品中建设者形象所蕴含的精神内涵。 3. 掌握运用不同形式表达对劳动场景感受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艺术家赋予作品主体人物表情的用意。 2. 体会不同艺术形式在表现建设者主题时的差异。 3. 创作一幅有创意、能体现建设者精神的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画家信息、艺术流派等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作品有初步的认知。 观察法: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的画面内容,包括人物形象、色彩搭配、光影效果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碰撞,提升学生的分析和表达能力。 对比法:将《钢水 汗水》与其他同类题材或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作品独特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展现现代建设成就的视频,如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桥梁横跨江河等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视频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在这些伟大的建设成就背后,是谁在默默付出?”引导学生思考建设者的贡献。 分享自己对建设者的认识和感受,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6) 鼓励学生回忆身边的建设者,如小区的建筑工人、学校的维修师傅等,说说他们的工作场景。 过渡语:同学们都很敏锐地察觉到了工人的重要性,在艺术作品中,也有很多描绘钢铁工人的佳作。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经典的油画作品 ———《钢水 汗水》,看看画家是如何用画笔展现钢铁工人的风采的。 1. 观看视频,感受建设成就。 2.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3.观察图片,初步感受作品。 4.回忆身边建设者的工作场景。 通过直观的视频展示,创设情境,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引导学生关注到钢铁工人这一群体,为后续引出作品《钢水 汗水》做铺垫。 环节二: 新知讲解 1.创作背景与画家介绍 介绍作品创作于 1981 年,正值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钢铁工业在经历了大规模建设后取得了显著成就,钢铁工人在这一时期为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画家广廷渤深入钢铁厂,长期观察工人的劳动和生活,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他以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给人们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变为创作角度,创作了这幅《钢水 汗水》。同时简要介绍广廷渤的艺术风格,他擅长运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注重对细节的极致刻画。 过渡语:了解了创作背景和画家之后,让我们一起来仔细看看这幅作品,看看画面中究竟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2.作品画面内容分析21世纪教育独家资源 展示《钢水 汗水》的高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中的人物形象、动作、表情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