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感受生活中的法律 第三课时《法律作用大》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课教学感受法律维护我们的正常生活,认识法律公平正义的内涵。 2.通过学习,学生进行生活经验与经历的回顾,巧用形象的比喻,体会法律的指引、评价、保障作用。(教学重点) 3.通过学习,学生们懂得珍惜权利,同时又要恪守自己应尽的义务,从而增强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培养公民意识。(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请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游戏。我们在游戏中和比赛中,快乐成长,游戏和比赛正常进行需要什么呢? 2.师小结:你说的太棒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游戏与比赛,必须要有规则才可以进行,生活也是如此。而保障我们生活正常运行的,是法律。没有语言,人和人就就无法顺畅地沟通;没有规则,人和人便无法正常地交往。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一单元《我们的守护神》中的第一课《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板书课题) 活动一:法律地位展示会 1.师:同学们,游戏和比赛如果没有规则,就无法正常进行。如果社会没有法律,社会会变成什么样?谁来说一说。 2.教师小结:你们说的可太好了,你们不仅从未成年的角度看到了法律的重要;从财产安全的角度看到了法律的重要;从刑法惩罚违法行为的角度看到了法律的重要;从出行的角度看到法律的重要。 3.师:如果没有了法律,社会将无法正常运转,生活将一片混乱,生命将受到威胁,尊严将受到践踏,财产将无法保障。人们为所欲为,违法者得不到惩治,守法者得不到保护;作恶者逍遥法外,善良者备受欺凌…… 可见法律是不可替代的。(板书:法律作用大) 活动二:法律知识宣讲会 1.师:同学们,课本9页中间部分说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板书:指南针———行为指引) 2.师:当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可高兴了。可是,没多久,她就发现在另外一本儿童刊物上出现了一篇和她的作品一模一样的小说,作者却是别人。同学们就此有了不同的意见,有的同学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一篇小说嘛;也有的同学认为这篇小说是玲玲的原创,她依法享有著作权,这是他辛苦写作的结晶。这是两种完全相对的意见,你支持谁的观点呢? 3.师小结:你说的真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四十七条明确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其中第五款就是剽窃他人作品的, 玲玲可以联系另外一本杂志的负责人,证明自己是文章的作者,并要求撤回自己的文章,同时,要求剽窃者道歉。 4.师:当我们在公共场合经常看到这样的标志(出示禁止吸烟的标志),谁来说说为什么公共场所要禁止吸烟呢? 5.师评价:这位同学说的真是太好了。是啊,香烟含有多种有害物质,损害在场所有人的健康。禁止吸烟既是为了提醒吸烟者考虑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也是规范吸烟者的行为。 活动三:法律规则故事会 1.师:课本10页上面说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 2.师: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书10页阅读角的内容,看看古人是怎么说法律的吧。 3.师:出示管仲在《管子》中的名———夫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纷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 4.师:什么意思啊?也就是说,法是用来预防和惩罚犯罪的,律是用来解决争端、化解纠纷的。法律政令,就是治理社会的规矩绳墨。同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