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699167

【人教版】新教材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4 吹皱的水波 精品课件(38页)+核心素养教学设计+视频11

日期:2025-11-07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4次 大小:4414122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视频,教学设计,素养,核心,38页,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二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4 吹皱的水波 教学设计 课题 吹皱的水波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二年级 教材内容分析 《吹皱的水波》本课探索水波纹的表现方法,围绕 “用不同方式表现水波纹” 的核心活动,感受水波纹的形态美以及传统艺术中对水纹的表现手法。结合低龄儿童认知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动手实践等活动,让学生掌握用毛笔、拓印等方法表现水波纹的基本技巧,培养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同时渗透对传统绘画艺术的欣赏,为后续艺术创作积累经验。 2022新课标要求 观赏周边自然环境中的山水、树木、花草、动物等,感知其形状美、色彩美和肌理美,体会美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之中。通过剪贴、刻画,用拓印、压印等方法制作版画。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感受,尝试用纸、泥等材料,通过折、叠、揉、搓、压等方法,塑造立体造型作品。观察不同状态下水波的线条和形状,表现水波,感受水的美,培养多方面能力与探索兴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1.能说出水的不同形态中的美感元素,并表达对他人表现水的作品的感受。初步了解古人表现水纹的方法,感受传统绘画艺术的魅力,萌发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会线条和形状在自然及美术作品中的作用,初步感知不同美术形式表现自然之美的效果。(审美感知)2.认识水波纹的不同形态,学会用毛笔在宣纸上通过不同运笔方式(走、跑、跳)以及拓印等方法表现水波纹。能用点、线、面结合的方式表现水的形态,能运用 2 种以上表现技巧。(艺术表现)3.在创作过程中,尝试运用不同的自然材料和方法,展现自己的创意,使作品具有独特性,表达对自然的个性化感受。表现水的作品创意独特,创作中主动尝试新的材料或表现方式,体现对水的个性化感受。(创意实践)4.能说出水在自然中的作用,并在作品中融入对水的情感表达。感受水波纹的形态美以及不同表现方法呈现出的艺术效果,体会艺术创作的乐趣,增强对艺术创作的喜爱。初步了解自然与美术创作的联系,理解人们通过美术作品表达对自然热爱的情感,认识到自然是美术创作的重要源泉。(文化理解)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美术表现能力,他们对身边的自然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和创作。在形象思维方面有了进一步发展,能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水的形态观察与绘画活动,主动探索表现水的不同方式,大部分同学能够按时完成关于水的作品,创作时专注认真。但有一部分同学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应注重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和探索欲望。 重点 引导学生观察水波纹的不同形态,感受其特点,掌握用毛笔在宣纸上通过不同运笔方式以及拓印等方法表现水波纹的基本技巧。 难点 引导学生在表现水波纹时,根据水波纹的形态特点选择合适的表现方法,使作品呈现出灵动的效果并体现个人创意。 材料准备 水波纹图片或视频、古人表现水纹的画作(如马远《水图卷 层波叠浪》、齐白石《蛙声十里出山泉》)、宣纸、毛笔、墨汁、颜料、拓印工具(如泡沫板、印章等)、“水纹小知识” 卡片(简单介绍不同水纹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一、风吹水面会产生水纹是因为水受到外力干扰后,水面的平衡状态被打破,进而形成的波动。播放视频二、水被风吹起了波纹,弯弯曲曲、长长短短。 回忆生活中水纹的现象讨论分享。 运用不同的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讲授新课 一、活动一:小组讨论:看看古人用什么方法表现出不同的水纹。(一)欣赏水图卷·层波叠浪(中国画)出示《水图卷·层波叠浪(中国画)》图片1.“层波叠浪”是以细腻的笔法,描写浪涛的起落,层层浪涛像“鱼鳞”,仿佛其下有蛟龙蛰伏冲击力十足,几乎能听到波涛撞击的声音。那汹涌澎湃的气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