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写观察日记 1.以日记的形式,叙述自己观察的过程。 2.把观察对象的变化、特点描述清楚。 3.有观察时的心情。 4.语句准确通顺、尽量生动 习作要求 课前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纷繁美好、多姿多彩的世界,到处可见红花绿草,随处可听虫叫鸟鸣,吸引着我们去探索。 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了解了爬山虎向上爬的秘密;法布尔观察了很久,终于看到了蟋蟀筑巢的全过程 ;比安基用日记的形式,记下了燕子筑巢及孵蛋的情况。 你曾用心观察过什么事物呢?有没有试着记录下你的观察发现呢? 春阳要在花盆里种下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小雨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小云想记录秋天树叶颜色的变化。雨菲决定观察家里养的小猫。 自然风景、气候变化 观察对象 自然现象 植物的生长过程 动物的生活习性 制作观察记录表———图文结合 技法讲解 制作观察记录表———做表格 试着进行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 习作方法要求 习作形式要求 如何将观察记录写成观察日记呢? 简要记录 观察记录只有简单的文字,而观察日记则是要把观察记录转变成更具体细致的描述。 燕子窝 6月28日 燕子已经不衔泥了,它们往窝里衔干草和绒毛,铺垫子。真没想到,它们把全部建筑工程估算得这么周到-原本就应该让窝的一边比另一边建得快一些!雌燕子把窝的左边堆到了顶,雄燕子的右半边窝却始终没有堆完。这么着燕子窝就成了一个有缺口的泥圆球,右上角留了一个洞口。不消说,它们的窝就应该是这样的-这就是家的大门啊!要不然,这对燕子可怎么进它们的家呢?我当初骂雄燕子懒,看来是冤枉它了。 今天是雌燕子头一次留在家里过夜。 6月30日 窝做好了。雌燕子老待在窝里不出门,大概是产下第一个蛋了。雄燕子不时给雌燕子街一些小虫来,还不停地唱歌,欢天喜地、叽叽喳喳地说着贺词。第一批贺客-那一群燕子又飞来了。它们一只一只地打 注意日记的格式:先写日期再写正文。观察日记是由多篇日记组成的,日记之间的时间是有联系的(圈出右图中6月28日、6月30日),以显示这是连续的观察过程 挑选事物最明显的变化,详细描绘 如何把观察日记写得准确又生动呢? 今天放学一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看我的“生命豆”。 它们尖尖的、短短的、细细的,触感很光滑…… 你若细细地闻,还可以闻到植物和水混合在一起的芳香。 看 触 感很光滑 闻 充分感知事物的特征,以便全面描述。 有的豆子上还长出了一根小芽,1厘米左右…… 细细小小的,像一根根银针的芽儿,也已经长到10厘米左右了。 观察时还借助了尺子等工具,这使得描述更准确细致 一个个小豆子变得白里透紫,体积也比之前大了一倍,有的把“衣裳”都撑破了;有的已经脱去了昨日的“绿外套”,换上了新的“衬衫”;有的豆子上还长出了一根小芽,1厘米左右,尖尖的、短短的、细细的,触感很光滑,像一根迷你版的象牙,又像一根小小的针。 原本嫩绿的豆瓣,此时已经吐出了嫩绿的叶子。细细小小的,像一根根银针的芽儿,也已经长到10厘米左右了。有的弯弯的如同一段弧线;有的呈螺旋状仿佛在盘旋前进;有的站得笔直笔直的恰似一个哨兵;还有的像一群小伙伴手拉着手,真有趣。你看!一根根嫩绿的豆芽立在水中,活像一个个身着绿纱的小姑娘。 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我盼望小豆芽快快长大,快快强壮起来。” 表达观察中的感受:期盼、激动、喜爱…… 小锦囊 调动多种感官 连续细致地观察 抓住对象特征多角度描写 表达自己的心情 技法总结 范文欣赏 绿豆成长记 10月1日 星期四 晴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观察日记,必须先做个观察实验。老师说最好用绿豆,因为它生长比较快,便于观察。 我刚到家,还没把书包放下,就扑向冰箱,打开第1层,拿出绿豆,放到碗里,绿豆小小的硬硬的,穿着一层微绿的衣服,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