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 我锻炼我健康—《求较复杂平均数》 【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用相同数据乘个数算总和,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经学过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求较复杂平均数的方法, 能运用平均数分析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较复杂平均数的特点,能正确求出较复杂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创情导课 谈话:同学们喜欢看篮球比赛吗?现在老师就带你们走进比赛现场去看一看吧!(出示情境图) 你能用简单的语言说一说图中的信息吗? 预设:生1:7号运动员第1、3、4场的得分分别是9分、11分、13分。生2:8号运动员第1、2、4、5场的得分分别是7分、13分、12分、8分。 提出问题。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谁的投篮水平高?师:怎样才能知道谁的投篮水平高?预设:分别求出7号、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然后比较平均分就可以知道谁的投篮水平高。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板书课题:求较复杂平均数)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出示):(1)学会求较复杂的数据的平均数。(2)能用平均数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出示自学指导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需要同学们的共同努力,请看自学指导。 汇报交流(说一说) 组内交流:针对自学中不明白的问题,小组同学以“兵教兵”的形式展开“互教”。 班内汇报 引导学生寻找比较的策略。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猜一猜,怎样比较作为判断谁的投篮水平高合理?预设:①方法一:用两个运动员的总得分作比较。②方法二:比较7号、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 师质疑:同学们想出了不同的方法来比较,哪种方法最合理呢?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适当点拨后总结。第一种方法:7号运动员总得分:9+11+13=33(分)8号运动员总得分:7+13+12+8=40因为40分大于33分,所以8号运动员投篮水平高。这样比较不合理。因为8号运动员参加 了4场比赛,7号运动员参加 了3场比赛,两个运动员的上场次数不同,引导学生发现:上场 次数不同,不能用总分数作比较, 应该 比一比他们平均每场的得分。2.比较谁的投篮水平高。 (1)方法一:利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进行比较。预设: 师:通过移多补少发现:7号运动员的平均每场得分是11分。8号运动员的平均每场得分是10分。师质疑:这里的11分是7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预设:生1;它是7号运动员第三场的得分。生2;不对, 它不是7号运动员任何一场的得分。7号运动员有的场次得分比11分多,有的场次得分比11分少,平均以后每场正好是11分。生3:它表示移多补少后每场得11分。师总结:对了,这个“11“分不是7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它是9、11、1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它表示7号运动员3场比赛投篮的整体水平。师:8号运动员的平均每场得分是10分。师质疑:这里的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预设:生:这个“10“分不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它是7、13、12、8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它表示8号运动员4场比赛投篮的整体水平。师引导学生发现:7号运动员的整体水平比8号运动员的整体水平高。 方法二:求平均每场得分进行比较。①师:怎样求7号和8号运动员平均每场的得分?预设:师质疑: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预设:7号运动员:先求出7号一共得了多少分,再除以3场就得出8号运动员:先求出8号一共得了多少分,再除以4场就得出②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预设:因为11分大于10分,所以7号运动员的投篮水平高。 3.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什么是平均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