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00548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把握古今词义的区别》 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3次
大小:3122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第八
,
单元
,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把握古今词义的区别
,
教学设计
,
统编
,
高中
走进语言堂奥 微探古今言殊 ———第八单元“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把握古今词义的区别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八单元,单元主题“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属于“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能够“增强语言文字的敏感性”,“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本单元中的第二个学习任务“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要求学生能够学生关注古今词义发展演变的现象,了解词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建立古今词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的观念。这是教材编写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点。要完成本单元学习目标不仅要关注词语本身,还应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语言信息,理解词语的含义,反对单项传递的讲授和机械训练。同时,教材提供了一些“学习资源”,所选文章均出自语言学大家,讲解深入浅出,能够帮助学生获得研究某专题必要的知识,他们抽丝剥茧导译语言的思维方式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语理提升提供借鉴。 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回顾已学文言文篇目,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词义的异同;将具体情境的言语活动经验转化为具体的学习策略,避免用现代汉语意义理解古义。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够便是、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文言文中的语言现象,增强思维的灵敏性。 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感知古文、现代汉语、方言的不同之处,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 文化传承与理解:学习祖国富有文化底蕴的文言文知识,了解方言中的语言文化,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学生学情: 高一(4)班是我校高一年段的平行班,学生语言文字基础薄弱,缺少古代汉语语言规律训练。但班级学生思维活跃,班级学习气氛积极向上,学生有很好的互助意识并且敢于面对知识自己的知识缺陷。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课堂上展开课堂活动。同时,学生中有一部分来自乡镇中学,他们文静踏实,但语言经验不足,教师在授课时应关注这一部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不少经典文言文,能基本知道高中阶段《劝学》《师说》《琵琶行》中古今异义词的意思。 教学目标: 通过回顾已学文言文篇目,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词义和用法,感知古今词义的异同,把握古今词义演变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感知古今词义的异同,把握古今词义演变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色彩变化、词义转移等情况。 教学方法:学生讨论、归纳整合 教学过程 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动及其产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从繁杂难懂的文言文到简洁明了的白话文,从逐渐走向国际的现代汉语普通话到接地气的方言,历史的演变推动着语言不断向前发展产生变化。 为了探寻古今词义的区别,班级全体同学需要筹备一场“走进语言堂奥,微探古今言殊”汉语言文化节活动。 【设计意图】:为“汉语言文化节”筹备,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已有体验导入课堂。 环节一:入场签到 发现不同 在生活中,与其说是我们认识了文字,不如说我们是因为文字而认识彼此。请大家在签名版上签到,并且用几句话介绍名字的内涵。 【学生活动与设计意图】:利用智慧课堂模拟活动签到环节,学生将所写的名字及内涵拍照上传。学生名字有不同的内涵,有的词义不常用了,有的发生了改变,初步感知词义的变化,通过名字介绍增进对学生的了解。 环节二:制作展板,感知规律 为了普及语言文化现象,“汉语言文化节”需要制作一块展板来呈现语言变化的情形,你会在空白处留下哪些关键信息?(资料:课本P131-132页 《语言也在变》吕叔湘) 展板信息示例: 词义变化的三种情形 1.意义没有改变,只能作为复音词或者成语的一个成分。 2.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外国戏剧与诗歌(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经典理论与哲学(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pdf版)(2025-09-30)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革命文化与文学(pdf版)(2025-09-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