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0989

1.6 从结绳计数说起 (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1194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结绳,计数,说起,教案,北师大,数学
  • cover
1.6从结绳计数说起 教材第12~13页 1.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了解计数的演变过程。 2.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思想。 3.渗透数学的文化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举。 让学生读懂教材中呈现的材料,了解计数的演变过程。 经历计数方法的演变过程,体会数学一一对应、化繁为简的思想。 教师准备:收集有关计数方法演变的资料。 学生准备:石子,绳子,课本,练习本。 教学方法:引导法,观察法。 学习方法:合作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师:数字是怎样产生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古代的人是怎样计数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结绳计数说起。[板书课题:从结绳计数说起] 1.了解古人的计数方法。 展示教材第12页上面关于古人的计数方法,让学生观察图片,发现了什么? (远古时代,为了记下猎物的多少,人们用石子或在绳子上打结来表示数量,一个猎物就用一个石子或在绳子上打一个结来表示。人们还在物体上刻痕计数) 师:我们书中介绍了三种计数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点? (一个石子代表一只猎物,非常直观具体。在长期的这种计数状态下,人类逐步出现了以一个绳结表示一只猎物的方法,它从具体石子“抽象”为一个点,计数方法逐渐由具体到抽象。但是,不管是石子还是绳结,它们都“一一对应”着捕回来的猎物。古代劳动人民是借助身边的工具,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来计数的) 师:现在各小组模拟远古时代的人们,采用石子计数、结绳计数或刻痕计数的方法记录各小组中“猎物”的数量。 学生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计数,在计数中用逐一计数的方法进行操作,体现一一对应的思想。 师:这几种计数方法方便吗?如果数比较大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感知当“猎物”的数量较多时,这几种方法不方便计数。 2.了解计数符号。 出示教材第12页主题图第二部分。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仔细阅读这三组符号,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从数字几开始重复有规律。 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学习,交流反馈。 (1)古埃及象形数字计数法: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等。每10个数字就会出现规律性重复。这种数字符号在编写时很麻烦。 (2)玛雅数字计数法:它是20个数才会出现重复规律,所以是“二十进制”。 (3)中国算筹数码计数法:它是十进制。 师:这三种计数方法,你们觉得哪一种编写起来更方便?为什么? (中国算筹数码编写起来更方便,因为这种计数方法不但10个数可以有规律,而且数位上也有规律可循) 3.了解印度-阿拉伯数字。 师介绍现在使用的数字来历:印度-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古人非常聪明,他们在生产劳动中感受到使用一定的符号表示数量的必要性,同时也感受到在各国各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来往也需要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从0到9的10个数字,可以表示任意一个数,这种数字称为印度-阿拉伯数字。 4.认识自然数。 师明确: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11,12,…都是自然数。0的出现比较晚,人类开始只是数看得见的东西,对于看不见的东西是不数的,因此没有0这个数字。随着生产和数字计算的发展,出现了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0也是自然数。 师:关于自然数,你知道哪些? 后面的数总比前面的数多1;自然数是十进制计数的,我们在计数时要满十进1。 5.了解其他进制。 让学生阅读教材第13页下方的“你知道吗”,了解生活中其他的进制。 1.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1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算盘上的规律,不同位置的珠子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小组选代表回答。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一练”第2题。 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指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