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135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

日期:2025-04-3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2次 大小:52831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可再生资源,利用,保护,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中国经济新闻网北京2011年1月7日讯 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7日在北京召开。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作工作报告时强调,在耕地保护方面将“坚守红线、毫不动摇”。会议对“十二五”时期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作出部署,要求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阅读材料及我国某局部区域图,回答1、2题。 1.造成该地区耕地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A.土壤的次生盐碱化 B.土地沙漠化 C.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 D.建设征地过多 2.与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相比,该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土壤肥沃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地形平坦 D.热量条件好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以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广义上可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据此回答3、4题。 3.目前缓解环渤海地区春季用水紧张状况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 A.增加地下水的开采量 B.缩减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总量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发展节水农业 4.造成许多国家水资源紧缺的原因是( ) 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 ②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急剧增长 ③环境污染使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减少 ④水资源的浪费 A.①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读下图,完成5~7题。 5.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为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6.坡度在40°~90°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7.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下图中最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非选择题(共22分) 8.(2011·福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4分) (1)分别说出图中A、B地区河湖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2)针对A地区人类与耕地资源矛盾紧张的局面,请提出缓解措施。 9.(2011·福建文综)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4分)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 10.读我国某年三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表和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选出与上表A、B、C三地区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相符的:A可能位于图中____地,B位于____地,C位于____地。 (2)甲区域最易发生的环境问题有(多选)( ) A.风沙 B.干旱 C.台风 D.盐碱 (3)丙地区的山地丘陵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风沙危害 B.水土流失 C.土地盐碱化 D.地面沉降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乙所在的平原地区和丁地区两地在发展农业生产时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乙_____; 丁_____。 11.(案例探究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2009年我国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比上年增长约14%,中国石油消费的进口依存度已达52%。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发展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