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同步练习 【基础达标】 读下面漫画,回答1、2题。 1.此漫画反映了哪种自然资源破坏严重( )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矿产资源 D.森林资源 2.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地区,常采用建设防护林的措施来治理,不同地区建设的防护林不同,下面对应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防风固沙林 B.沙漠绿洲———水土保持林 C.三江源———水源涵养林 D.工矿企业内———农田防护林 2012年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今年的主题是“植绿护绿共创省示范文明城市”。据此回答3、4题。 3.城市森林的生态效益不包括( ) A.吸收二氧化碳等气体 B.降低风速、吸附飘尘 C.增加用材林 D.为物种提供栖息地 4.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②造成臭氧层空洞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5.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将面临土地供需矛盾尖锐的现实挑战,维护18亿亩耕地红线的任务将更加艰巨。我国农村中的“空心村”属于下面哪个问题( ) A.沟坎过多 B.道路沟渠不整 C.有零星未利用地 D.废弃地多 6.(2012·德州模拟)读我国南方某省土地资源构成图和土地利用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该省区土地利用方式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及原因。 (2)为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资源不足的问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1公顷,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据此回答1、2题。 1.耕地供需矛盾的实质是( ) A.人地矛盾 B.人与科技的矛盾 C.人与社会需求的矛盾 D.人与发展的矛盾 2.解决耕地供需矛盾的关键是( ) A.大面积开垦荒地 B.逐步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控制人口增长 D.提高人口素质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耕地和水资源的紧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制约因素。读我国人均耕地变化图,完成3~5题。 3.关于我国耕地不足的原因,正确的是( ) ①山地多,平原少 ②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迅速 ③高产、稳产田的面积远低于低产田面积 ④东部各省区由于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这种趋势不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B.这种趋势应该继续下去 C.近期可以根本扭转这种趋势 D.应该加强耕地保护,抑制这种趋势 5.为了保证我国粮食自给,应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开垦草原 ②围湖造田 ③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④改善耕地质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近年来,黄土高原推动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变化。据此完成6、7题。 6.原来栽种粮食的耕地陆续退耕后,对当地的农业经营带来的影响是( ) A.农业生产结构趋向多元化 B.科技含量减弱 C.趋向机械化 D.趋于自给自足 7.将坡地“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会导致该区生态环境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生物多样性减少 B.河川淤沙减少 C.蒸发量减少 D.洪水流量增加 二、非选择题 8.2011年6月17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结合中国荒漠或荒漠化地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荒漠分布的特点,并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其成因。 (2)B所示地区出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填入字母代号) A.过度开采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 B.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严重 C.水土流失严重 D.气候变暖,蒸发旺盛,已成为干旱区和半干旱区 E.冬春季节多大风天气 (3)A地是荒漠化较快的地区,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应采取什么措施? 9.(2012·山东文综)下表为我国西北某区域三个年份各类盐渍化土壤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