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 《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在数位表上摆珠子的活动,加深学生对100以内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值的概念,会用珠子在数位表中摆数、读数,会记录用珠子摆出的不同数。 2.通过活动,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会有序思考的重要性,感悟珠子个数与所摆出的数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发现规律、应用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3.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养成倾听、有条理地表达想法的习惯和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提高数学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加深对100以内数的认识,在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数位和位置的概念。 教学难点: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有趣的数学课《摆一摆 想一想》 (二)活动探究 1.感受位置思想 (1)用1颗珠子表示数 师:请你用1颗珠子在数位表上摆一摆,表示1个数,这个数是多少?生:1、10 师:这1颗珠子为什么可以表示出两个不用的数呢? 师:看来,把1颗珠子摆在不同的数位上表示的意思就不一样。 (2)用2个珠子表示数 师:如果有2颗珠子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了用1颗和用2颗珠子摆出不同的数,由于到目前为止,学生学过的数只限于100以内,所以这里的数是指一位数和两位数,并能把摆出的数记录下来。通过这个环节的探索操作,让学生知道每个珠子摆在不同的位置上就表示不同的数,初步感受“位值”。】 2.在操作中感受有序思考 (1)用3颗珠子表示数,初步感受有序思考。 师:请同位两人合作,摆出所有3颗珠子摆出的数,并记录下来。预1:学生汇报,(有序、无序)预2:学生汇报,(正序、倒序)预3:学生汇报,(有序全、有序不全) 师:先把珠子都放在个位上,然后一个一个往十位上挪,直到个位上没有珠子了,说明所有的数都摆全了。 师:你更习惯哪一种?为什么?生:有序,是从小到大的 师:珠子怎样摆这个数最小(都在个位),为什么?(表示3个一) 师:珠子怎样摆这个数最小(都在十位),为什么?(表示3个十) 师:为什么从个位挪一颗珠子到十位这个数就会变大?师:如果我想让摆出来的数从大到小,应该怎么摆? 师:像这样就是在有序的思考,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你学会了吗?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整节课的核心环节,是用3颗珠子摆出不同的数,并要求学生有所发现。通过这个环节的探索操作,学生进一步感受“位值”,感受按照顺序移动珠子后所摆出的数之间的关系,学会有序思考。】 (2)用4颗珠子表示数,建立具体与抽象、新知与旧知之间的联系。 师:4颗珠子可以摆出哪些数呢?请同位俩合作,按照一定的顺序找出所有的数。生:汇报只摆不说,学生观察。 师:你知道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摆的吗? 师:认 真观察我们摆出数的个位与十位,和我们之前学习的那个知识相似?(分合) (3)只想不摆写出5颗珠子能摆出的数,进一步感受有序思考的价值。 师:你能不能不摆珠子,选择你喜欢 的方法直 接写 出所有5颗珠子能摆出的数?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师:你怎么写的这么快(体会分合方法的优势)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让学生用4颗珠子摆出不同的数。进一步巩固通过有序思考找全所有数的方法,建立新知与旧知(组成)知识的联系,这个环节的难点在于让孩子不摆珠子直接想出所有5颗珠子能摆出的数,从直观操作转化成空间想象的过程,建立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三)拓展提升,探究规律 1.借助百数表探究规律 (1)发现规律 师: 刚才同学们写的这些数都在百数表中,你能快速的圈出用5颗珠子摆出的数在哪?有什么发现?生:它们成斜着一条线 (2)验证规律 师:是这样吗?请用△标出所有用4颗珠子摆出的数。 师:6颗珠子能摆出的数有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