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2211

【拓展与培优】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1)--物质的溶解与溶解性(pdf版,含答案)--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3076984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溶解性,八年级,科学,2024,教版,答案
    拓及与培优 第2节 生活中的水溶液(1)一 物质的溶解与溶解性 于汽油里,却不易溶解在水里:气体溶质的溶解性 思维点击 与压强、温度有关,而固体、液体溶质的溶解性一般 只与温度有关,不考虑压强。 一、溶液 【拓展】五、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 1.概念:溶液是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 1.概念: 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一种是溶质的 2.组成:(1)溶液由溶剂和溶质组成。 分子(或离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向水中扩散,这 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过程吸收热量;另一种是扩散的溶质的分子(或离 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和分子(或水和离子),这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十溶质质量 一过程放出热量。 溶液的体积≠溶质的体积十溶剂的体积 2.物质溶解过程中的两种变化: (2)溶质可以是固体(氯化钠、硝酸钾等)、液体 扩散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 (酒精、硫酸等)或气体(氯化氢、二氧化碳等),一种 是物理过程,吸收热量。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物质。水是最常 水合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 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为溶剂,如汽油能 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是化学过程,放出 够溶解油脂,酒精能够溶解碘等 热量。 3.特征: 3.溶解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均一性: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都一样; (1)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 (2)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长时间放置 的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如:硝酸铵溶解于水。 不会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溶质。 (2)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 4.对溶液概念的理解: 的热量,溶液温度升高,如:氢氧化钠、浓硫酸溶解 (1)溶液属于混合物; 于水。 (2)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 (3)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水合过程中放出 (3)溶液中的溶质可以同时有多种: 的热量,溶液温度几乎不变,如:氯化钠(食盐)溶解 (4)溶液并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 于水。 为蓝色: 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5)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都是溶液, 1.概念: 如水;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 (6)溶液不一定都是液态的,如空气 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 二、悬浊液、乳浊液 饱和溶液。 1.定义:悬浊液:固体小颗位悬浮在液体里形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 成的混合物。 剂里,还能再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作这种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 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说明:固体小颗粒是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 的,小液滴也是由许多分子集合而成的,故悬浊液 (1)对于大多数固体: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 和乳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最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三、物质溶解性的概念 ①升温②增加溶剂 饱和溶液①降温②增加溶质③蒸发溶剂 不饱和 物质的溶解性表示在某温度和压强下,一种物 溶液 质在另一种物质里溶解能力的大小。 (2)对于Ca(OH)2: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的最 四、影响因素 大量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溶剂的性质(内因)有 ①降温②增加溶剂 关,也与温度、压强(外因)有关 饱和石灰水⑩升温②增如溶质③装发溶剂不饱 如:食盐易溶于水,却不易溶于油脂,油脂易溶 和石灰水参考答案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B组 10.C11.D 第1节感觉世界 12.B【解析】玻璃表面光滑,能很好地反射声音,选 项B正确,A错误;玻璃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玻璃中的传橋 例1B 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选项C、D错误 变式训练D 13.D【解析】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运 例2B 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青 变式训练C 乐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