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学、年级上册 专题拓展 密度、压强、浮力综合题 此类题型题目涉及的知识面广,如质量、密度、 (2)漂浮时,F净=G=6N, 受力分析、二力平衡、压力、压强、阿基米德原理、物 体的沉浮条件等。题型一般有两种:①压强、浮力 由F'=PgV#得:V=F生 P煤油g 并行设置问题,独立考查相关知识;②“液面变化” 6N =7.5×10-4m3, 问题,此类问题往往涉及压强液面变化量一压强变 0.8×103kg/m3×10N/kg 化量一浮力变化量,以及求物体密度,第②种问题 △V#=1×10-3m3-7.5×10-4m3=2.5X 难度更大。本专题选择比较典型、高频的几类题目 10-4m3, 进行剖析解答,引导同学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 水深支化:M=△Y=2.5X10m 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 250×10-4m 例1某实验小组在研究某种物质的属性时,日常 0.01m, 需将物体浸没在煤油中保存,将体积为1×108 △p=p*g△h=0.8X103kg/m3X10N,kgX m3、重6N的该物体用细线系在底面积为250cm2 0.01m=80Pa。 的圆柱形容器的底部,物体浸没在煤油中,如图所 例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圆柱形容器 示(g取10N/kg,P模渔=0.8X103kgm)。 的底面积为100cm2,装有20cm深的水,容器的质 量为0.02kg,厚度忽略不计。A、B是由密度不同 的材料制成的两实心物块,已知B物块的体积是A 物块体积的1/8。当把A、B两物块用细线相连放 入水中时,两物块恰好悬浮,且没有水溢出,如图乙 (1)细线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所示,现剪断细线,A物块上浮,稳定后水对容器底 ●●● ● (2)若细线与物体脱落,待物体静止后煤油对 的压强变化了60Pa,物块A有号体积露出水面。 容器底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解题思路: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1)物体浸没水中,排开水的体积等于物体的 试求: 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受到的浮力,根据木块 (1)如图甲所示,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重加上绳子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浮力求出木块 (2)细线被剪断后水面的高度差; 受到的拉力; (3)A,B两物块的密度 (2)木块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 力,可得浮力的大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排开水 的体积,可求排开水的体积变化,知道容器底面积, 可求水深的变化量,再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容器底 所受压强改变量。 解题思路:①根据物体漂浮(或悬浮时)所受浮 【分析】(1)由题知,物体浸没煤油中,V= 力等于重力列式,将式子展开求解;②根据密度公 V排=1.0×10-8m3, 式求解,求物体所受浮力与体积时,使用方法①,求 受到的浮力:F净=p海gV排=0.8X102kg:m 物体重力和体积时,使用方法②。难度较大。 ×10N/kg×1.0×103m2=8N; 【分析】(1)圆柱形容器内水的体积:V*= 因为G十F拉=F净, Sgh*=100cm2X20cm=2000cm3, 物体受到的拉力:Fa=F浮一G=8N一6N 2N: 由p=节可得,水的质量:m水=P水V*=参考答案 第1章 对环境的察觉 B组 10.C11.D 第1节感觉世界 12.B【解析】玻璃表面光滑,能很好地反射声音,选 项B正确,A错误;玻璃能够传播声音,声音在玻璃中的传橋 例1B 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速度,选项C、D错误 变式训练D 13.D【解析】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运 例2B 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青 变式训练C 乐声,选项D正确。 例3A 14.(1)距爆炸地点70km范围内,人们清楚地听到了 巩固练习 “隆隆”的爆炸声,说明该区域内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较低; A组 半径70一160km范围内却什么也听不到,说明该区域内靠 1.B2.A3.C4.D5.B6.B 近地面的空气温度高;半径160一300km范围内,人们又听 7.(1)热(2)不好。如果没有痛觉,当人体某部位受 到了爆炸的轰鸣声,说明该区域内靠近地面的空气温度低。 到伤害时,就不能及时察觉到,这样就不能及时得到救治,对 所以半径70~160km范围内的空气温度最高。(2)由于 人体健康是非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