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2325

小学数学人教版(2024)五年级下《分数的意义》说课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5-11-03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87946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小学,32张,课件,分数的意义,数学,五年级
  • cover
(课件网) 《分数的意义》说课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目 录 1 说教材 2 说学情 3 说目标 4 说重难点 5 说教法学法 6 说教学过程 7 说板书 1 说教材 国家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和关键能力。本节活动教材编排中内容呈现结构化,不仅有分数的产生还有对核心概念的理解,对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和关键能力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情境中了解分数的来源,以举例的形式探讨分数的意义,掌握新的知识点———单位“1”和分数单位。 教材前后联系 说教材 教材的知识点 分数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是在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的。教材中设计了做一做和练习环节是对学习新知的巩固练习,从而全面理解分数的意义,为学习分数的除法、真分数和假分数以及研究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四则运算、分数应用题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说学情 逻辑起点和学生现实起点 在三年级时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了解了分数的概念是 “平均分”,知道将一个物体进行平均分,取其中一份或几份得到分数,并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 输入标题 教学难点 学生在本节课中可能会对理解单位“1”的意义和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时存在理解不清把握不准的情况。 说学情 学生的易错点 学生思维的 障碍点 三年级学习平均分时局限在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之内,而本节课的内容不仅可以分一个物体,也可以将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来分,从而更加全面的理解分数的意义。 3 说目标 编排特点 认知经验 说目标 课程标准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数学活动逐步形成与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和关键能力。 三年级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 注重教学知识和思维方法的渗透。 了解分数的产生,建立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逻辑起点和学生现实实起点 说目标 经历折一折、涂一涂、写一写、说一说等活动,理解单位“1”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发展数感。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增强学生认同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4 说重难点 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单位“1”的意义,理解分数单位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根据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本次活动有以下重难点需要突破: 5 说教法学法 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的编排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再结合目标的制定,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提问设疑、引导探究、动手操作、观察比较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讨论交流、比较推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让学生体会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索乐趣,增强学生认同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的思想。 6 说教学过程 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01 深入探究,构建新知 02 深化整体,总结意义 03 巩固练习,总结收获 04 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揭示分数的产生 1 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结合教材,唤起旧知 2 旧知铺垫,导入新课 教学思考 通过数学故事《分数的起源》,增强课堂导入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分数的产生。再通过动手操作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深入探究,构建新知 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 提出疑问:苹果在两种不同的情况下为什么都可以用来表示呢?它们表示的有什么不同?请小组合作进行讨论并展示讨论结果。 深入探究,构建新知 教学思考 以上两个环节的设置,是将一个物体看作整体和将一些物体看作整体的对比,是知识学习内容的提升。 深入探究,构建新知 动手操作,深入探究 2 请学生小组合作利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