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3398

3.2物质的导电性(第1课时)(同步课件 34张PPT)--浙教版(2024)科学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2348690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PPT,八年级,科学,2024,教版,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节 物质的导电性 (第1课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电路探秘 学习目录 物质的导电能力 1 学习目标 科学观念 科学思维 探索实践 态度责任 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了解半导体材料及其应用;掌握常见导体和绝缘体的分类及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形成对物质导电性的系统认知。 通过实验探究不同材料的导电性,强化观察、对比和归纳能力,理解“导体与绝缘体的导电性差异源于内部自由电荷数量”的逻辑推导过程,提升科学思维的严谨性。 通过实验探究材料的导电性,掌握判断导体与绝缘体的操作方法,分析实验现象并总结出正确区分导体与绝缘体的关键依据 通过实验验证材料的导电性,尊重客观数据,避免主观臆断;结合导体与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安全用电意识。 课堂导入 我们为什么用金属钢做导线,而用塑料或橡胶做金属导线的外套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去操作开关 使用电插头时碰到电线,为什么不会受到电击 PART 01 物质的导电能力 新知讲解 导电性是物质的重要性质,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导电性。那么,如何研究各种物质的导电性呢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塑料直尺 有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来检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硬币 塑料直尺 玻璃片 有硬币、塑料直尺、玻璃片、铅笔芯(碳棒)、食盐水、粉笔、纯净水等物品,试设计实验方案来检测哪些物质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铅笔芯(碳棒) 食盐水 粉笔 纯净水 1.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并在右框中画出方案的电路图。 2.与同学交流实验方案,并改进自己的方案。 实验方法: 转换法(物质的导电能力无法直接测量,用灯泡的亮暗程度或 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反映) 实验步骤: 按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将各种待测物质分别接入电路 实验现象分析: 观察灯泡的亮暗程度,灯泡越亮,说明物质的导电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当物质的导电能力相差不大时,小灯泡的亮 暗程度变化不明显,可以用电流表的示数大小来反映物质导电能力的强弱,电流表示数 越大,说明物质的导电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3.实验检测,并将待测物质归类为易导电物质和不易导电物质。 4.结果记录:易导电物质有 ; 不易导电物质有 . 硬币、铅笔芯(碳棒)、食盐水 塑料直尺、玻璃片、粉笔、纯净水 导体: (1)概念: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导体(conductor)。 (2)实例:金属、石墨(碳)、人体、大地、盐类的水溶液等都是导体。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绝缘体: (1)概念: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作绝缘体(insulator)。 (2)实例:橡胶、玻璃、陶瓷、塑料、干木材、油和干燥的空气等都是绝缘体。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纯净的水是不导电的,但由于自然界的水中溶有大量其他物质,使得水中有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生活中的水一般是能导电的。含有自由离子的溶液能够导电。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纯净的水 湖水 海水 特别提醒: “导电”≠“带电” “导电”是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导电体是导体;“带电”是电子得、失 的过程,能带电的物体可以是导体,也可以是绝缘体。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导体和绝缘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绝缘体在条件改变时会变成导体。 ①绝缘体变为导体的实例:玻璃在通常情况下是绝缘体,但被烧红时会导电,干木头在潮湿的情况下可以导电,空气在闪电作用 下可以导电,纯水在掺有杂质的情况下可以导电等。 一、物质的导电能力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②导体的表面被氧化或腐蚀后,导电能力会下降,甚至不导电。 因此,电路的关键部位必须采取防腐蚀措施。例如,人造卫星电 路的接触点表面一般都会镀上金,以防止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