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4400

5.1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同步分层练(含答案)2025-2026学年地理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5次 大小:5525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2024,人教,地理,学年,2025-2026
    第一节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课标要求] 我国的自然灾害有什么特点?如何防范气象灾害或地质灾害?如果遇到自然灾害,怎么自救互救? @一A 基础达标  知识点一 自然灾害严重 1.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气象灾害的有( ) ①洪水 ②干旱 ③台风 ④寒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泥石流属于( ) A.气象灾害 B.生物灾害 C.地质灾害 D.海洋灾害 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气象灾害分别是( ) A.寒潮、洪涝、干旱、台风 B.台风、干旱、洪涝、寒潮 C.寒潮、台风、洪涝、干旱 D.干旱、寒潮、台风、洪涝 4.青藏高原不易受到甲灾害的影响,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纬度低 B.人口少 C.海拔高 D.距海远 5.2024年一季度我国自然灾害情况如下:以低温雨雪冰冻、地震和地质灾害为主,干旱、风雹、洪涝、沙尘暴、森林火灾等不同程度发生,造成26省区市一千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从材料中可知,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 ) ①种类多 ②分布广 ③受灾严重 ④不易治理 ⑤持续时间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6.与我国自然灾害地域分布对应不正确的是( ) A.华北平原———旱灾多发 B.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洪涝多发 C.西南地区———泥石流多发 D.东南沿海———台风多发 旱灾、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东部平原和沿海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秦岭—淮河一线以北旱灾多发;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寒潮灾害影响范围广,最南可达海南岛;滑坡和泥石流多发生在山区,特别集中在地势阶梯的过渡带。  知识点二 除害兴利并举 7.我国的防灾抗灾工作方针是( ) A.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B.依靠群众,依靠集体 C.生产自救、互助互济 D.加强灾后重建 8.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正确的预防措施是( ) A.冻害———跨流域调水 B.干旱———建温室大棚 C.沙尘暴———多植树种草 D.森林火灾———在森林烧纸放鞭炮 9.下列属于荒漠化地区有效治沙措施的有( ) ①开垦荒地 ②增加载畜量 ③设置草方格沙障 ④种植红柳、梭梭等耐旱植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三 自救互救 10.当灾害发生时,如图中采取的行为、措施,正确的是( ) A.地震来临,快从楼上跳下去 B.海啸来了快去看,太壮观了 C.台风来了,广告牌下避风观景,一举两得 D.泥石流来了,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向的山坡上跑 11.遭遇强降水天气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在树下躲避 ②远离电线杆 ③不贸然涉水 ④及时关好门窗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后,受影响地区的民众要注意( ) A.预防台风 B.预防雷电 C.防暑降温 D.防寒保暖 @一能力拔高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夏季是我国洪涝灾害的多发期。如图为“我国洪涝灾害多发区分布图”。 (1)读图可知,我国洪涝灾害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有 、 、 、 、 等。我国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是 。强降雨天气发生在山区,还可能会引发 、 等地质灾害。 (2)当发生洪涝灾害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不顾个人能力,积极参与抢险救援活动,展现自己的勇敢 B.室内进水前,要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C.保持冷静,寻找家中的救生物品和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D.若不小心被洪水卷走,一定要尽快找到固定物,牢牢抓紧,等待救援 @一C 思维拓展 14.教材变式题应急避险场所是为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等,用于临灾时或灾时、灾后人员疏散和避险生活的场所。应急避险场所一般布设在城镇空旷地带,方便集合周围的人群。突遇自然灾害时,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及时找到避险场所( ) ①熟悉居住地的周围环境、应急避险指示标识以及避险场所出入口设置 ②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