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设计 鲁教版(2024)六年级上册英语 Unit 2第2课时Section A(Pronunciation–2e) 一、语篇分析 1.本课内容围绕家庭成员日常活动与物品归属关系展开,通过Teng Fei向Peter介绍家中不同物品(如乒乓球拍、钓鱼竿、钢琴)的所属关系,以及家庭成员(爷爷、爸爸、妈妈)的兴趣爱好与习惯,呈现出一个充满活力与温情的家庭生活场景。 2.语篇旨在借助共享物品(如祖孙共用球拍)和共同活动(如打乒乓球),传递家庭成员间的亲密关系与情感纽带,同时展示不同年龄层家庭成员的个性化生活方式,渗透“爱好无年龄界限”的积极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并尊重家人的兴趣爱好,增强家庭认同感。 3.语篇通过音素对比(/ /, / /, / /, /ɑ /)和动词第三人称单数词尾-s/-es 的发音规则训练学生的语音能力,借助重音模式(如●● funny, ●● begin)提升学生的音节意识。听力部分通过选项对比(如black/red, day/week)锻炼学生的细节信息捕捉能力,对话部分则融入了名词所有格和习惯描述句型,全面训练学生的听说综合技能。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基本的家庭成员词汇(如grandpa, father, mother)和常见动词(如play, like),能理解一般疑问句和特殊疑问句的基本结构,并初步接触过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形式变化(如plays, loves),但在实际运用中还不够熟练。容易出现物主代词(my/your)与名词所有格(如grandpa’s)的混淆,可能产生类似“This is grandpa bat”的表达错误。 2.学生需要在真实语境中反复练习所有格和第三人称单数的用法,教师应借助图片、音频、表格等多模态资源搭建学习阶梯,帮助学生实现从机械模仿到真实情境中自然表达的过渡,并通过贴近生活的文化主题提升学生的表达动机。 三、课标依据 1.能根据拼读规则认读单词,区分音素/ /与/ɑ /的发音差异,掌握动词第三人称单数词尾(-s/-es)的发音规律(/s/, /z/, / z/); 2.能在真实语境中正确运用名词所有格和第三人称单数结构; 3.能理解中西方家庭活动的异同,并用英语描述中国家庭文化的典型现象(如祖孙一同进行体育活动); 4.能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语言任务。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 1.辨别音素/ /(如hut)和/ɑ /(如heart)的发音区别,掌握动词第三人称单数词尾-s/-es的发音规则(/s/, /z/, / z/);(学习理解) 2.通过听力任务准确捕捉对话中的关键信息(如颜色、频率词),阅读并补全Teng Fei家庭信息表,理清人物—物品—活动之间的对应关系;(学习理解) 3.在角色扮演中正确使用名词所有格,并用第三人称单数描述家庭成员的习惯;(应用实践) 4.能根据Li Xin的家庭照片自主创编新对话(如:Whose plants are these —They’re her mother’s. She likes gardening.);(迁移创新)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名词所有格的意义与形式,正确表达物品的所属关系。 难点:掌握动词第三人称单数词尾的发音规则(/s/与/z/的区别)。 六、核心语言内容 词汇:activity, bat, every day, a lot of / lots of, ping-pong bat, play ping-pong, really, spend, together, fishing rod, chess, Chinese chess 短语:ping-pong bats, fishing rods, play basketball, play the erhu, Chinese chess 句型: —Do you often play ping-pong together —Yes, we play every week. —Whose fishing rods are those —They’re my father’s. He spends a lot of time fishing. She can play it really well! —Does she play the erhu well —Yes, she does. 七、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PPT)、教材、音频资源、家庭照片或图片素材 八、教学策略 情境教学法、任务型教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