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一、单选题 1.东北虎在其生存环境中展现出多种适应性特征。为促进东北虎种群发展,生物学家提出了建立生态廊道的策略,以连接被人类活动分隔的东北虎栖息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廊道的建立可以打破种群之间的地理隔离 B.不同种群的东北虎之间进行基因交流可以提高其遗传多样性 C.东北虎的多种适应性特征使东北虎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其在生存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 D.在自然环境中,所有生物个体都平等地享有生存和繁衍的机会 2.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量使用抗生素能诱导细菌产生耐药和抗药的定向变异 B.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个体基因型进而影响种群基因频率 C.狮与虎交配产下狮虎兽,能够说明狮和虎属于同一物种 D.蜂鸟细长的喙与倒挂金钟的筒状花萼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饲养金鱼过程中的人工选择会使种群产生定向的基因突变 B.长期的地理隔离使得东北虎和华南虎成为了两个不同的亚种 C.协同进化促进了多种类型的生物的出现,丰富了生物多样性 D.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都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4.根据斯坦利提出的“收割理论”,在捕食者控制范围内,当某被捕食者种群数量增加而超过某个阈值时,该物种就会受到捕食者的捕食,从而使该物种的种群数量下降;当该种群数量下降到某个阈值时,捕食者会转而捕食其他数量大的种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上述捕食者具有食物种类多样的特点 B.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难以协同进化 C.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D.避免出现一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 5.下列关于协同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野牛与狮子之间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等实现协同进化 B.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许多金鱼新品种,增加了金鱼的遗传多样性 C.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D.生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6.面对极端的环境变化,生物种群若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在遗传上发生适应性的改变,这称为“进化拯救”。图为某种群由温和环境转变为胁迫环境过程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圆圈中点的形状表示种群中不同个体的表型,点的数目反映种群数量。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种群A演变为种群B的过程中,与表型相关基因的频率发生了改变 B.种群A中不同个体的表型体现了物种的多样性 C.若种群B的数量少于维持种群延续的最小数量,则种群B可能灭绝 D.由种群C演变为种群D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是发生了突变 7.巴瑶族是主要生活在东南亚海域的民族,以其惊人的潜水能力而著称。同陆地生活的人类相比,科学家发现巴瑶族人基因组中的PDE10A基因发生了变异。这种基因与脾脏大小有关,巴瑶族人的脾脏变大,更有利于他们在水下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进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但物种形成往往发生过生物进化 B.从陆地环境到海洋环境的变化是造成PDE10A基因突变的主要因素 C.巴瑶族人的PDE10A基因发生突变,增加了巴瑶族人的物种多样性 D.巴瑶族人的基因型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故巴瑶族人发生了进化 8.适应辐射现象表现为由一个祖先物种进化产生各种各样不同的新物种,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一个同源的辐射状的进化系统。为了探索鼠尾草属部分植物的适应辐射机制,科研小组对传粉者熊蜂的体长与鼠尾草花冠长度的关系进行了4组研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以D组为例解释:体长大约为26mm到28mm之间的雄蜂,它的传粉对象———鼠尾草的花冠长度大约为30.0mm到30.5mm之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适应辐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可遗传的有利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