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二学期“七校”期末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下列生活中使用的物质的主要成分不是高分子材料的是 选项 A B C D 生活中使用的物质 名称 防紫外线树脂眼镜 大理石玉石蓝纹背景墙 有机玻璃板 飞机上使用的芳砜纶纤维 A A B. B C. C D. D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名称是2,2-二甲基乙烷 B. 丙醛中官能团的结构简式:—COH C. 乙酸丙酯的键线式: D. 乙醇的核磁共振氢谱: 3. 下列关于糖类、油脂和蛋白质这三大营养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糖类、油脂、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 混甘油酯属于纯净物 C.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后产生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D. 脂肪能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 4. 1-氯丙烷和2-氯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产物相同 B. 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C. 碳氢键断裂的位置相同 D. 产生的官能团不同 5. 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N、O、F的电负性依次增大 B. N、O、F的第一电离能依次增大 C. N、O、F的最高化合价依次升高 D. O、F、Na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6.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的一组的 A. CH4 和 H2O B. CO2 和HCN C. NH3 和 H2S D. CS2和BF3 7. 下列有关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p能级能量一定比s能级的能量高 B. 1个N原子最多只能与3个H原子结合形成分子,是由共价键的饱和性决定的 C. 氢键X—H Y中三原子共直线时,作用力最强 D. 莽草酸结构如图所示,其分子式为 8. 下列物质中,与NaOH溶液、Na2CO3溶液、溴水、苯酚钠溶液和甲醇都能反应的是 A. 苯 B. CH3CHO C. CH3COOH D. CH2=CHCOOH 9. 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装置甲蒸馏石油 B. 装置乙制取溴苯 C. 装置丙实验室制乙炔 D. 装置丁制取硝基苯 10. 化合物X可用于合成Y。下列有关X、Y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分子中所有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B. X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C. Y与足量的加成产物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 D. X、Y与足量浓溴水反应的类型完全相同 11. 短周期元素M、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加,X、Y、Z同周期且基态价电子数之和为15,基态X原子具有2个未成对电子,Y与M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约为0.76g/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键角: B. 第一电离能: C. 分子极性: D. 稳定性: 12 新戊醇可发生如下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产物C在NaOH醇溶液中加热能生成E B. 化合物B的结构为 C. 化合物D到E反应的有机副产物是 D. 由上述机理可知:(主产物) 13. 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浓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苯酚浓度小 B 向卤代烃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取上层液体,滴加过量稀硝酸,再加入几滴溶液,有淡黄色沉淀生成 该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 C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后加入新制,加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未水解 D 向电石中滴加饱和食盐水,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紫红色褪去 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乙炔 A. A B. B C. C D. D 14. 某药物中间体合成路线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