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06560

【人教新版八上地理备课素材+授课典案】3.3 矿产资源

日期:2025-09-22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7100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教,新版,地理,备课,素材,授课
  • cover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地理学科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矿产资源   矿产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材在学习完土地资源、水资源后,安排了矿产资源的学习。 本节内容包括两方面的知识,一是种类齐全,多寡不均,二是产消量大,进口量多。从相互关系看,前面的部分是因,后面的是果。这样的安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学生接受。 第一部分借助图文资料,说明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人均不足。首先介绍能源矿产的分布及多煤少油气的概况。金属矿产储量多少不一,三稀矿产的含量少且难以开采,储量多少不等。通过讨论煤炭资源型城市延缓煤炭资源枯竭的对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第二部分,借助图文资料,说明我国矿产总开采量居世界首位,由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制造业国家,我国只有少数种类矿产资源的储量和生产量能够满足需求,大多数矿产需要从国外进口,为避免过度依赖进口,我国需要加强国内矿产资源勘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的循环利用。   学生对常见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的名称、外观及基本用途较为熟悉。例如,煤炭:知道是黑色固体燃料,用于发电、取暖。铁矿石:了解是炼钢原料,与汽车、建筑等行业相关。石油:能联想到汽油、塑料等衍生产品。通过日常生活或媒体报道,对“矿区”“采矿”等场景有初步印象(如露天矿坑、井下矿道)。 受认知局限容易混淆能源矿产(如煤炭)、金属矿产(如铁矿)、非金属矿产(如石墨)的界限,难以理解其科学分类标准(如化学成分、工业用途)。对“战略性矿产”(如稀土)的概念模糊,常误认为“稀有=价值高”,忽视其产业链意义。 内容要求   1.描述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理解土地分布和地形、气候的关系。 2.了解我国所面临的矿产资源与发展问题及解决措施。 3.举例说明矿产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认识开发、利用、保护矿产资源的重要意义。 地理素养   1.运用图表资料分析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培养读图分析能力。(区域认知)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矿产资源面临的问题,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和感悟人地关系,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教学重点   1.我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2.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   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我国矿产资源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教学建议   教学中以讨论法为主,培养学生的探究及分析能力。 新课导学     [情境导入] (展示手机拆解图)“同学们,这是一部智能手机的内部构造图。你们知道吗 制造这样一部手机需要用到超过30种矿产资源!”(展示汽车生产线视频)“再看这个汽车工厂,每辆汽车的诞生需要消耗15种以上的金属矿产。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些‘工业血液’的奥秘。” [悬念导入] (动态地图展示)“看这张矿产分布图:内蒙古的稀土照亮全球屏幕,山西的煤炭温暖半个中国,江西的钨矿支撑着航天事业。中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产出了全球24%的矿产资源!”(展示枯竭矿山对比图) “但这些宝藏并非取之不尽,这座曾经的富矿如今已千疮百孔。如何让‘工业粮食’持续滋养我们的发展 这正是今天要探讨的核心问题。” 教学指导     一、图文分析法 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是地理学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教师不要直接讲授答案,应该给学生提供不同主题的地图资料,让学生对比阅读,得出结论。 在《矿产资源》的学习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图图对比,得出地理结论。如:提供中国各省级行政区可开采煤炭储量的全国占比(2021年)和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图。通过对比得出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可开采煤炭储量丰富。然后提供中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分布(截至2020年)图,得出东部煤炭开采接近枯竭。然后再提供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得出东部人口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