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 司南的启示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了解司南是中国古代的指南针,知道它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认识磁体的磁极,即南极(S)和北极(N);理解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知道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针是利用磁铁的这一特性制成的。 2.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司南模型和现代指南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分析能力;经历自制指南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会用不同的方法制作指南针,并能判断其磁极;设计并进行磁极间相互作用的实验,学会控制变量、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并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中国古代在指南针方面的伟大发明,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之情。 - 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磁体的磁极及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学会自制指南针,并能利用它判断方向;理解指南针指南北的原理。 2.教学难点:理解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的本质原因;如何引导学生在自制指南针和磁极间相互作用实验中,进行有效的观察、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具:司南模型、各种现代指南针(如条形指南针、圆形指南针等)、多媒体课件、大条形磁铁、马蹄形磁铁、环形磁铁。 2.学具:每组学生准备缝衣针、条形磁铁、细线、泡沫板、水槽、水、回形针、小磁针、记录纸、铅笔。 四、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1.播放一段关于古代航海的视频,视频中船只在茫茫大海中航行,水手们依靠某种工具来确定方向。 提问:同学们,在古代没有卫星导航的情况下,你们知道水手们是用什么来辨别方向,让船只安全航行的吗? 2.展示司南的图片或实物模型。 介绍:这就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伟大发明———司南,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在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用磁石制作了勺状的司南,勺能在刻有方位的水平底盘上灵活地转动,勺柄总停在南向方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从司南中获取启示,来探索磁铁的奥秘。 板书课题:司南的启示 (二)认识司南与指南针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司南的详细构造图,介绍司南的组成部分:磁勺和带有方位刻度的底盘。 讲解司南的工作原理:磁勺是由天然磁石制成,磁石具有磁性,能够指南北方向。当磁勺在光滑的底盘上自由转动时,由于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勺柄会始终指向南方,勺头则指向北方。 2.展示各种现代指南针的图片或实物,如条形指南针、圆形指南针、液体指南针等。 让学生观察这些指南针的外形特点和结构,比较它们与司南的异同点。 提问:现代指南针和司南有哪些相同之处?又有哪些不同呢? 引导学生回答:相同点是都能指示方向,利用了磁铁的磁性;不同点是外形、材质和制作工艺等方面有所不同。 (三)自制指南针 1.提出问题:同学们,既然司南和指南针都是利用磁铁的磁性来指示方向,那我们能不能自己制作一个指南针呢? 2.讲解自制指南针的方法一:用磁铁摩擦缝衣针使其磁化。 展示操作步骤: 用条形磁铁的一极(例如南极)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20-30次,注意要保持摩擦的方向一致,力度均匀。 提问:为什么要用磁铁的同一极沿同一方向摩擦缝衣针呢? 3.讲解自制指南针的方法二:利用悬挂法。 用细线系住磁化后的缝衣针的中间部位,将其水平悬挂起来,让缝衣针能够自由转动。 强调注意事项:细线要尽量细且轻,悬挂点要保持水平,避免缝衣针与其他物体接触。 4.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自制指南针。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被缝衣针扎到。 5.实验完成后,让学生观察自制指南针静止后的指向,并与小组同学交流讨论。 提问:你们制作的指南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