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12053

5.6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8次 大小:142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摩擦力,物体,运动,教学设计
  • cover
5.6 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摩擦力是物体运动时受到的阻碍力,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重量;能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得出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根据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科学探究活动产生兴趣,意识到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乐于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认识摩擦力的存在,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接触面粗糙程度、物体重量)。 2.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理解摩擦力对运动的阻碍作用及其实用意义。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含生活中摩擦力的实例图片、实验步骤示意图)、不同粗糙程度的接触面(如光滑木板、砂纸、毛巾)、相同的小木块、砝码(不同重量)、弹簧测力计、细线、实验记录表。 2.学生准备:每组一套实验材料(小木块、光滑木板、砂纸、毛巾、砝码2-3个、弹簧测力计、细线、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情境提问:同学们,当我们在地面上推箱子时,为什么箱子很难一直运动下去,最终会停下来呢?走路时如果踩到光滑的地面,为什么容易滑倒? 2.引出主题:这些现象都和“摩擦力”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究“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二)认识摩擦力 1.演示体验:教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木块在光滑木板上缓慢匀速运动,让学生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讲解概念:当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刚才弹簧测力计显示的力,就是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提出猜想:结合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猜想“哪些因素可能影响摩擦力的大小?”(预设学生猜想: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重量等) 2.设计实验: 实验一:探究接触面粗糙程度对摩擦力的影响 控制条件:保持小木块的重量不变,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分别用光滑木板、砂纸、毛巾)。 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小木块在三种不同接触面上缓慢匀速运动,记录每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摩擦力大小),重复2-3次取平均值。 实验二:探究物体重量对摩擦力的影响 控制条件:保持接触面不变(用光滑木板),改变小木块的重量(在木块上添加不同数量的砝码)。 实验步骤: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拉着“木块”“木块+1个砝码”“木块+2个砝码”在光滑木板上缓慢匀速运动,记录每次的摩擦力大小,重复2-3次取平均值。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缓慢匀速拉动物体”“及时记录数据”。 4.分析总结: 各组分享实验数据,教师汇总后引导学生观察: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添加砝码越多),弹簧测力计示数越大(摩擦力越大)。 得出结论: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物体的重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 (四)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讨论:结合实验和生活,思考“摩擦力对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发现:摩擦力会阻碍物体的运动(比如推箱子时,摩擦力让箱子难推动;木块在木板上运动时,摩擦力让它最终停下)。 2.辩证看待摩擦力: 提问:摩擦力总是“有害”的吗?如果没有摩擦力,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走路会滑倒、汽车刹车停不下来、手抓不住东西等) 总结:摩擦力既有阻碍运动的一面(比如机器零件间的摩擦会磨损零件),也有帮助运动的一面(比如走路时鞋底与地面的摩擦能让人前进)。生活中我们会根据需要增大或减小摩擦力(举例:鞋底有花纹是增大摩擦防滑倒;给自行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