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单元 乘法口诀(一) 第3课时 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48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淘气和笑笑组装玩具车的具体情境,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编制3和4的乘法口诀,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记乘法口诀时,你遇到困难了吗?是怎样解决的?”的交流活动,建立口诀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数感和推理意识。 3.会用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运算,能解决生活中简单的乘法问题。 【重点难点】 重难点:编制和掌握3和4的乘法口诀,理解口诀的意义,会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瞧!淘气和笑笑正在组装玩具车。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1:淘气在组装玩具三轮车,笑笑在组装玩具小汽车。 预设2:1辆玩具三轮车3个轮子,2辆6个轮子……,1辆玩具小汽车4个轮子,2辆8个轮子…… 师:真不错,同学们非常善于观察。 二、探究新知 1.探究编口诀的方法。 师:想一想,怎样根据车子数量与车轮数编出3和4的乘法口诀? 预设1:先算出需要的轮子数,再编口诀。 预设2:一三得三,下一句的得数总比前一句多3。 …… 师:找到了方法,那我们一起来算一算3辆分别需要几个轮子?4辆呢?…… 【课件出示】 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师巡视,集体交流展示。 2.编口诀。 (1)自主探究。 师:根据刚才的表格,借助点子图,圈一圈,数一数,尝试编出3和4的乘法口诀。 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 (2)交流汇报。 师:你是如何编制口诀的? 预设1:一辆三轮车3个轮子,也就是1个3,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1=3,所以就可以编出口诀“一三得三”。两辆三轮车也就是2个3,用乘法算式表示为3×2=6,所以就可以编出口诀“二三得六”,再往后就是“三三得九、三四十二……” 预设2:根据刚才的表格,依次写出乘法算式就可以编出4的乘法口诀。 共同整理展示: (3)小结归纳。 师:在编制口诀时,需要注意什么? 预设1:在编口诀时,先说两个乘数,并且把较小的乘数放在前面,后面再说积。 预设2:积不满十加“得”字,积满了十不用加“得”。 …… 3.寻找规律,记忆口诀。 (1)寻找规律。 师:记乘法口诀时,你遇到困难了吗?是怎样解决的? 预设1:忘记了结果是多少时,可以画图数一数。 比如三四十二。 预设2:根据一句口诀推出下一句,比如根据三四十二可以推出四四十六。 …… (2)记忆口诀。 ①口诀接龙。(师引导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 ②错误修正挑战。(师故意说错口诀,学生纠错并解释原因)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材第48页练一练。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组装玩具三轮车和小汽车的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索玩具车的数量与所需轮子总数之间的对应关系,让孩子充分感受“玩具车的辆数越多,轮子就越多”,进而探究“3和4的乘法口诀”。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较充足的探索空间,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尽情发挥创造潜能。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中,完成积极有效的知识建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